分类: 未艾娱乐 |
又到春节晚会时,全国人民都在予以关注并期待。
但事实上,能真正让大家满意是件并不容易的事情。这个,历任导演最清楚。为何会出现春晚总不被看好这种局面?又如何规避这样的局面?偶想几点,意在提醒春晚导演多多注意,尝试一下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忌过于高调。作为导演,总是成竹在胸,总相信自己是最好的导演,最能导好这一届节目。于是,极尽张扬,还没开始设计节目,就再那里大声囔囔:春晚节目一定能超越上一届。这样的结果,其实不会很正面。当大家在没有看到节目前就期待这样的吆喝能变成现实,等到真的看过节目,高期望值突然变得有些失落时,大家就不买账了。所以,导演应该保持低调,不要刻意给媒体造势的机会。
2,忌节目过早泄密。我们已经能从很多媒体的娱乐节目或版面看到什么节目正在赶排,即将赴京参加春晚。而且节目的细节也会在媒体上泄密,节目写的是什么,那些演员上阵,作品改了多少次等等。既然大家什么都知道了,等到节目开演,大家还有多少新鲜感?
3,忌编排少创意。历届春晚延续下来,都难有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包括节目编排,开始来一段序曲,气势恢弘,好像这样就调节起了情绪与氛围。然后,戏曲小品歌曲依次上,轮番表演,以调观众胃口。中间还有插播什么海内外友人外国元首使节驻外大使等的新年祝辞,还有什么短信互动等等。反正怎么也编不出新意来,不免让人失望。
4,忌演员老面孔。好像中国就那么几个知名演员,比如赵本山等,少了他们春晚就没看头了。事实上,观众对知名笑星的举手投足都印象深刻,他们断不会有多少新鲜的表演让观众惊奇,不过是换台词而已。这样的效果并不怎么好,不如让新演员上,给观众不一样的感觉。
5,忌时间安排不妥。从晚上八点开始,春晚节目一般要让观众暴饮暴食,延续到凌晨两点。其实,到零点就可以了,4个小时的节目,只要经典就足以让观众过好除夕,节目时间长了,反倒会败观众的兴致。而且很多人会感到疲劳,第二天大年初一,还要出去走亲访友大拜年,并不想边打瞌睡边看节目。
总之,春晚越来越为难导演,越来越考验导演的智商,这是因为春晚搞多了,在观众心目中形成了一定的概念与脸谱,观众对新一年的春晚就有过高的期待。如何迎合观众心理并成全他们的期待,是导演应该好好琢磨的问题。
前一篇:踩金庸抬自己,步非烟不厚道!
后一篇:春节,寻找渐远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