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全文解说  第十一章:有无相对性之于德容器

(2014-04-16 15:18:53)
标签:

qing话题

道德经

道纪

老子

人生成长

分类: 老子全文解说

人生成长的启示

《老子》全文解说

 

第十一章:有无相对性之于德容器

 

    我们可以用较为轻松的心情进入到人生的第十一个年头,原因是10岁孩童的人文系统在这一年没有什么大事件发生。这个系统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刚刚开始工作不久的德容器,使其可以储存更多的道。而对于一个刚刚出现的重要部件来说,最为典型的特征是相对性的出现。就如同第二章,在人刚刚出生后的一年里,出现了诸多相对性因素。可以说这一章是第二章内容的扩展和延续,不仅如此,这一章所处的位置也与第二章相类似。第二章处在人的肉体脱离母体(断开脐带)后的第二年。而这一章所对应的人生第十一个年头又是人的精神脱离母体(天门关闭)后的第二年。
    在第二章我们接触了许多相对的概念,它们因与对方比较而存在,但这只是相对性的一个方面,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介绍相对概念的特点。除了因对方而存在之外,相对的概念还具有内容的相对性,即这个概念所代表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说可能不太容易理解,举个例子就会清楚了。在第二章我们接触了“有”和“无”,这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它们因和对方比较而存在。在第二章中我们说宇宙、万物诞生时是“无”,诞生后就是“有”,在这里“无”和“有”各自代表一个事物还没有创生时和创生后的状况。但是,这只是使用“有”和“无”这两个相对性概念时的一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改变它们所代表的内容。例如用三十辐木条可以做一个车轮,这些做成车轮的木条就可以定义为“有”。但是仅仅有这些木条还不够,车轮中间需要有一个园洞用来放置车轴,这个洞是空的,与那三十辐木条相对应,它就是“无”。正是因为这个“无”(洞),车轴才可以放置,才有了车的功能。再比如用陶土来做碗、罐等容器,一定要在陶土中间留出或大或小的空间。在这里,陶土是“有”,容器中的空间就是“无”。也正是由于这个“无”,才有了容器的功能。还有,我们用砖瓦木材来盖房子,不能盖一个实心的,一定要有空间。于是,我们可以定义这些盖房的材料是“有”,而房子中的空间就是“无”。还是由于这个“无”,才有了房子的功能。
上面这三个例子解释了有和无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有很多。这三个例子很相像,都是定义某些具体的物质是“有”,这些物质以某种形式所围起来的空间就是“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个东西是“有”,而它所提供的功能一定是通过其中的“无”来展现的。这样的联系我们还可以反过来用,也就是说,“有”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我们并不使用和消耗这个东西,我们使用和消耗的是“无”。没有“有”,就无从使用其中的“无”,没有“无”,做出来的“有”就没有用。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到,“无”、“有”并非特指某个东西,当然也不特指宇宙,它们可以灵活地运用。尽管它们所包含的内容可以改变,但不变的是,当它们所包含的内容被定义了以后,那个有着具体形象的一定是“有”,而提供相关使用功能的一定是“无”。
    “有”和“无”这一组相对的概念也可以用于人文系统。德出现在系统中,它有自己的形象,就是容器,因此德容器是“有”。而德中所存储的道没有具体的形象,它是被德所围起来的空间,因此是“无”。现在,德容器出现在人文系统中有一年了,此时的德容器拥有了一定的存储能力,于是我们面临到底是使用它存储的道,还是继续建设德、并使其变大的抉择之中。存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手中的钱如果不存就可以用掉它从而改善生活。但如果我们将它们存进银行就可以带来利息,也就是更多的钱。将钱存储起来会带来利,而只有花钱才会应对我们日常所用。同钱和储蓄的关系相类似,将道存储起来可以建设更大的德,这就是带来利,但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日常所需,人文系统的运转都需要消耗道。如果我们定义德是“有”,“有”会带来利;与此相对应,德中存储的道就是“无”,只有这个“无”才是为我们所用的。面对使用德中存储的道,是用掉它还是继续建造更大的德,这样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要根据我们当时所面临的状态来选择。就如同我们要回答手中的钱是花掉还是存起来一样,那一定要结合当时的状况来决定。面临是否花钱的我们在生活实践中会逐渐了解现金和储蓄的关系,并依据这样的了解来决定手中的钱是花掉还是存起来。因此,了解德容器与道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来说比简单地决定是否使用德容器中的道要重要很多。在德容器刚刚长成不久这一年,进一步了解相对性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让我们将以上有关相对性的认识简化如下: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欢迎继续阅读:第十二章 身心的建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