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文尔雅】蟢子(二)

(2008-09-29 22:19:25)
标签:

文化

分类: 温文尔雅

【温文尔雅】蟢子(二)

为什么人们会笃信蟏蛸会带来喜事呢?陆玑在《诗疏》中解释道:蟏蛸一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幽州人谓之亲客。亦如蜘蛛为罗网居之。可见,蟏蛸的“报喜”,原本仅仅关涉到“客至”——家里将有久违的亲友来做客,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可以想象,最初,或许是肇始于某次巧合的机缘:某位名士正在书斋里伏案读书、写作,停笔吮毫的一瞬,他忽然发现一只小小的喜蛛在自己的衣襟间缓缓彳亍,此时,传来一阵叩门声,书童来报:先生,有客求见。蓦然回首,一个熟悉的身影,故人亲切的笑容已温暖地荡漾在面前。

喜蛛报喜的说法终于不胫而走,越传越广,直至从偶然事件变成绝对真理,而“喜”的内容也不断泛化,“喜”的外延不断扩大和延伸——从亲友团聚到贵客临门,从女子乞巧到金榜题名,喜蛛能够预示的喜事几乎无所不包、网罗天下。甚至,更有传说,皇宫里的宫女若见此物,当夜必受宠幸。

蟏蛸和性爱的隐秘关联,可以参考日本文学典籍《古今集》中的和歌:

 

乐见今朝子飞,想是夜晚我郎来。

 

当然,该日本和歌却是借鉴于下面这首唐诗:

 

昨夜裙带解, 今朝子飞。铅华不可弃, 莫是藁砧归。

—— 权德舆《玉台体十二首之十一》

 

由于喜蛛经常吊着蛛丝四处飘飞,随落随行,人们把它看作吉光片羽的明示,谐音叫做“喜从天降”。因而当春闺独守的妇人,自又一个寂寞的漫漫长夜后苏醒,在晨光中发现了一只悬丝飘舞的长踦的时候,联想起“昨夜裙带解”的征兆,不禁心花怒放,喜不自胜——这一定是明白无误地告诉自己,远 游的夫君终于要回来了!

此刻,一只沉默无语的蜘蛛,在春心荡漾的闺妇眼里,是多么地充满了浪漫与温情。

然而,倘若是两只、三只,甚至十几、几十甚至上百只喜蛛同时出现……那又将是多大的喜讯,那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相公宅在招国坊南门,忽有物投瓦砾,五六夜不绝,乃移于安仁西门宅避之,瓦砾又随而至,经久复归招国。公郑公归心释门禅室方丈,及归,将入丈室,子满室悬丝,去地一二尺,不知其数。其夕瓦砾亦绝,翌日拜相。

——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郑絪是唐代德宗朝宰相,《新唐书》评价他“守道寡欲,所居不为烜赫事,以笃实称”,是个聪明能干的老实人。然而这个老实人却经历过一件很不“老实”的奇闻异事。

郑絪家住招国坊南门,有一天夜里,宅中忽然 “闹鬼”——不知道是何“物”不断地往他家院子里扔瓦砾,一直扔了五六夜也不消停。这叫人怎么睡得着?于是郑絪和家人搬家了。可意想不到的是,家搬了,不明飞行物也跟来了,一到夜里,还是继续地往下扔瓦砾。郑絪彻夜未眠,终于琢磨出来:我应当持斋奉佛啊!于是决心去归依老和尚,在佛门净地觅得一片永世安宁。

可当他迈入禅门,将要走进方丈大师的室内之时,令人惊讶的奇迹出现了:只见蟢子吐纳的蛛丝飘悬满室,离地面约有一二尺,千丝万缕,不计其数,迷迷蒙蒙,如梦似幻,郑絪一瞬间宛如置身于《西游记》里的盘丝洞……

郑絪真得呆住了,无数的喜蛛出现了,可他来不及高兴,也根本高兴不起来。然而就在这天夜里,折磨了他们家人多少个日夜的瓦砾声,竟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世界终于清净了。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第二天清晨,唐德宗下令,任命郑絪为宰相。

蟢子终于为他带来了更大的好运。

 

在所有的“蛛氏家族”中,蟏蛸大概是唯一让我们欢喜、没有厌恶、远离恐怖的蜘蛛了,他神秘不定,又亲若比邻,永远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元稹吟诗提他,齐白石画过他,“扬州八怪”的金农,竟也温情脉脉地歌咏他:

 

双烛生花送喜频,红丝子漾流尘。

—— 金农 《蟢子》

 

一只小小的喜蛛,惹得我写了这么多,多少让自己也惊讶。写一篇关于蟢子的文字,就是写起了流年碎影。那些夹杂着童年憧憬的影像,闪烁在历史的尘埃里,老屋的墙角处,光亮的窗台前,斑驳的房檐下。

好像有风吹过,于是蛛丝掠起。那只小小的长踦,举动八只细足,偶尔划入到我这个村夫的梦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