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币史话写真录第八十八话
标签:
财经黄金货币金融历史 |
分类: 美國貨幣史話寫真錄 |

美元与英镑的平起平坐
单就从外表看,史特朗和诺曼,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史特朗相貌堂堂,充满自信,而诺曼给人的印象却像是一个消瘦而像似重病患者。虽然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竞争激烈,私底下两人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维持着良好的交往态度,甚至还一起外出度假旅行。
针对诺曼推动恢复英镑金本位制的努力不懈,史特朗的货币政策在1924~1925年间始终让美国联邦利率一直在低档徘徊,提供充沛的美元资金,稳定美元汇率有利于美国战后经济持续成长发展。虽然两人在其他事业上是盟友,但在这货币金融领域,他们却是不折不扣的主要竞争对手。史特朗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鼓励各国从纽约安排稳定贸易贷款。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可说是史特朗与诺曼的货币博弈舞台。
然而,情势比人强,诺曼也不得不承认国际资金却是一直从充裕的美国流向匮乏的欧洲市场。美国银行业普遍为欧洲政府和公司发行债券,并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单位,以便于向美国投资人出售。它们开设了临街店面,努力向一般散户兜售这些欧洲债券。单就金融商品的流动性来说,美国已经是强过英国太多了。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只能说是1929年美国金融风暴造成经济大萧条的翻版。同样是盲目式推销金融商品,金融业一窝蜂的不理性行为,同样也是一个金融泡沫的警示讯号。就在那时候,几乎没有经验且毫无戒心的美国金融机构蜂拥而入纽约华尔街,纷纷进入这一领域,疯狂投资各种新金融商品。而最不幸的是,其所造成的结果,几乎是与2008年次贷危机同样的悲惨,那就是在纽约金融机构所贷放的可疑贷款急剧增长。
在美国繁荣时期的后半阶段,美国地区银行也正大肆进军次低级抵押贷款市场,贷款质量急遽下降。伊尔斯·明兹(Ilse Mintz)在他名为《1920~1930年美境内外国债券质量退化》(Deterioration in the Quality of Foreign Bonds Issued in the United States, 1920~1930)的研究报告中,描述当时金融机构所贷放的可疑贷款。对于以德国城市名义发行的用于建造室内游泳池的债券,这是一种并不会直接强化偿还能力的流动性形式的债券(非自偿性债券),在毫无经验的美国银行业推员手中疯狂承销,而它们的客户则同样地疯狂认购。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说过:上帝欲让其毁灭,必先让其疯狂。80年后的今天,美国次贷危机当时,美国房贷借款人又把以次级贷款为支持的债务抵押债券(CDO)出售给了德国银行,这也算是冤有头、债有主了吧。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拉丁美洲贷款,金融业新手如美国大通证券公司(Chase Securities Company)也是随波逐流好不到哪里去。一笔主要目的是在为古巴建造全国公路网的贷款但是因承包商的违约最终还是化为乌有,而投资修建的也只是孤立的路段,什么地方都去不了,明显就是古巴政府的财政预算浮滥编列使用,古巴政府的还款能力受到严重的考验。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由于偿还旧债的新资金迟迟无法到位,最终才为世人所知,这是古巴政府为取得美元贷款一手遮天的骗局。这些案例,在在说明了在美国银行扩大规模积极承销的外国债券中,最后大多都成了违约债券,沦为名符其实的壁纸了。
就20年代的金融风暴当前而言,这些国际贸易的资金流动,主要影响是强化了美国的国际货币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里拉以及奥地利先令等欧洲次级货币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报价频率还多过于美元的报价。而就在这风暴之前,美元的报价频率已经超过了英镑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货币报价了。到20世纪20年代下半期,第三国贸易为主的外国承兑汇票,以美元为货币计价单位已经远远超过以英镑计价单位。
到了1924年,在各国中央银行和政府的外汇储备中,同样的美元所占的比例也已经超过英镑,这不得不说是由美元堆起来的金融泡沫化,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在国际货币博弈舞台,货币在国际贸易与金融的主导,被认为是一种强大的优势。一般大众的观点都认为,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主导货币单位的时机未到,事实也是如此,美元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真正的登上宝座。但从许多数据显示,从1914年开始算起,美元在1925年时就已经超过了英镑。但这期间对于美元优势似乎真正取代英镑的幻觉,这毫无疑问是一种金融泡沫的警戒。
无可否认,即便这仅仅是金融泡沫已经形成,在美元取代英镑的过程中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譬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和美国联邦准备系统推动市场兴旺的努力等,让美元走出国境。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与政治学教授巴里•埃森格林(Barry Eichengreen),在他所写的《嚣张的特权》(Exorbitant Privilege)书,更是明确的提到,我们也可以就现在时下的情况作一个相对比较:将英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所受道的冲击替换成为美国现在的长期预算赤字;另外,将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建立纽约贸易承兑汇票市场的努力替换为中国即将把上海打造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努力。这样的对比之下,很明显的看出来人民币在现阶段所取得的优势地位,正彷佛是美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所占有的优越情势,人民币正逐渐地浮出全球货币舞台一展身手。
人民币取代美元或许并不是现在所有人的预期想法,但在反驳这种可能性之前,我们不妨冷静的回想一下,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货币金融的这段历史做为借镜了。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话分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