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币史话写真录第八十六话
标签:
财经黄金货币金融历史 |
分类: 美國貨幣史話寫真錄 |

美元走出国境
同样的,纽约银行业也开始提供量身订做的金融附加价值服务,为出口商提供有关国外对美国产品需求和客户信誉的信息。很快地,美国国民城市银行(National City Bank,花旗银行的前身)每年的商业承兑汇票业务规模就达到了约2,000万美元,以当时情况来说,这样营运规模大大的超乎预期。1916年1月英镑岌岌可危,就在美国的支持下,英国政府正式宣布英镑与美元挂钩。即便是英镑与美元的连系汇率使英国政府能够暂时稳定英镑的价值,但是考虑到战时庞大的预算赤字和国内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它也难以维持人们对英镑的信心。
1917年底在战争结束时,由于战争的无情摧毁欧洲地区一片废墟,削弱了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原本是为全球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大英帝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扩大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道却是因战争产生的严重伤亡与物资短缺而大大削减,紧接着,其经济与国际贸易地位亦因为战争而遭受到影响,出现了严重衰退,从此其全球金融中心的霸主地位不得不让给了美国。而美国则趁虚强大起来了,全球财富滚滚而来全球三分之一的黄金流入美国,美元成为强势货币,纽约取代伦敦成为全球实力最强的金融中心。
战后,美国撤回了对英国英镑的支持,不出所料,由于英镑的价值已经无力与黄金挂勾,失去了美元的后盾,英镑开始大幅下降。在一年的时间里,英镑贬值达到了1/3。由此可见,全球进出口商和贸易商当时将美元视为一种更具吸引力的稳定货币单位也就不足为奇了,美元的优势逐渐在国际间抬头了。
美国国民城市银行(National City Bank)再次成为美国银行业在海外扩张的领头羊,就在弗兰克•范德利普(Frank Vanderlip)的带领下,积极拓展国际金融业务。范德利普过去曾做过财经记者深知营销宣传的力量,他迅速采取必要的营销行动,为美国国民城市银行的宏伟蓝图展开宣传攻势。
在1913年底《联邦储备法案》通过后不久,他就发放了一份针对5,000家美国公司的调查问卷,目的是在了解哪些国外市场最需要美国国民城市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战争正如火如荼,基于战时军需品需求的考虑,美国化工制造集团杜邦公司立即在智利开设了一家硝酸盐厂。杜邦公司在问卷中表示,南美洲市场是最需要美国国民城市银行的分支机构。基于此,美国国民城市银行立即在阿根廷开设了一家分支机构,接着又在巴西、智利和古巴也一个接一个地设立了分支。
1915年,美国国民城市银行并购了国际银行公司(International Banking Corporation),并以其作为平台,并在欧洲和亚洲也开设分支机构。在未设立分支机构的地区,美国国民城市银行则派驻代表,做为全球布局的据点,以收集当地的市场情报,并招揽海外金融业务。紧随美国国民城市银行之后,其他美国银行机构也不落人后都纷纷进军海外市场。到1920年底时,美国银行机构已在海外开设了有181家分支机构,海外业务拓展极为迅速。由于这些在海外运营的美国银行业务拓展非常积极,美元又是当时最稳定的货币,当地的进口商更是乐意接受美国出口商的美元承兑汇票,而商品出口到美国的外国商人,同样也乐意接受美国银行的美元票*据,而不再是伦敦的英镑汇票。
如此一来,不仅仅是美国的进出口商利用纽约这个新的承兑汇票市场,而且由于美元的信心逐渐建立,海外商人也通过美国银行的分支机构与该海外市场建立了国际贸易的联系。
即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进出口商热烈拥抱美元作为贸易的计价标准单位,但是做为贸易押汇融资的美元贸易承兑汇票的买卖交易市场,还是不足与伦敦市场比较。主要的关键就在于流动性,因为高昂的交易成本还是让投资人裹足不前。由于缺少投资者,纽约货币市场的交易无法活络起来,买卖交易报价始终无法具有竞争力。当出口商拿着承兑汇票向银行押汇时,银行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买主,因此,必须以自有资金来持有其所发行的汇票,并记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
而这样做的结果是,银行持有承兑汇票的成本无疑是非常高昂的,因为持有该票*据的到期收益(票*据贴现收益率)往往不及一般银行借款给贷*款户时所获得利息收入,汇票收益率通常也低于一般大众银行存款的利息,这对于银行来说就是存款利息成本高于票*据收益率。换句话说,银行持有承兑汇票收益低于他吸收大众存款的利息支出,甚至于还会排挤到银行对大众放款的资金需求,这对一般银行的正常经营相当不利。
同时,货币市场投资人一般都有保守的倾向,过去习惯于购买英镑贸易承兑汇票,战后想要马上转向购买美元承兑汇票,通常都会先犹豫不决,这是需要时间的考验,慢慢学习熟悉美元及美元投资商品。
新金融市场的建立是需要长远的计划及教育的,例如,台*湾自2005年开始,政府与金融业者(主要事票券金融公司),积极的规划推动外币票券业务,一般通称为美元票券业务。开*放新种金融商品业务,就像是一场长期抗战般,除了法令的完备外,还要配备有完善的清算机制,考虑到有足够的市场参与者及低廉的交易成本与税赋等许多因素。
整整拖了5年,最后在2010年中美*元票券业务终于上路了,其中的艰辛大概只有业者才能够体会到了吧。即便是台*湾美元票券开始营业,挑战这才刚刚开始,美元票券发行人及市场投资人必须学习熟悉这项商品,买卖双向报价才会活络,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台*湾美元票券市场,达到真正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后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了。
同样的,纽约美元贸易承兑汇票市场也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在于缺少熟悉该资产类型的投资者,而这个熟悉的过程则需要时间,若不解决流动性问题,投资者就会裹足不前,美元承兑汇票业务也就难以发展壮大。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话分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