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好欧洲(二十七):莎士比亚书店

(2012-11-30 16:28:49)
标签:

旅游

分类: 欧洲随笔

1、这大年根儿底下的,您不冷么

你好欧洲(二十七):莎士比亚书店

2、巴黎的地铁站,出现在各种旅游画册里的经典之作
你好欧洲(二十七):莎士比亚书店

3、莎士比亚书店
你好欧洲(二十七):莎士比亚书店

4、内部
你好欧洲(二十七):莎士比亚书店

5、中国现在以及未来也会有这样的萌芽之地,只是我们没有足够重视而已。这东西最可贵也最脆弱,往往一念之间就烟消云散了。要珍惜啊。
你好欧洲(二十七):莎士比亚书店

6、蒙马特高地附近
你好欧洲(二十七):莎士比亚书店

7、性博物馆里的一件装饰品
你好欧洲(二十七):莎士比亚书店


几经辗转腾挪又回到了巴黎,再次住进飞哥萌姐家里。并和几位友人一起去香榭丽舍大街倒数了新年,据传说大家喊完“新年好”,照例是要跟周围认识不认识的人搂搂抱抱并接吻的。之前有一年萌姐便被旁边的法国路人青年热吻了,觉得很委屈,现在想起来还有有余悸并幽怨得想哭,因此这一次并没有来。倒是我媳妇,一副很期待的样子。

那一日香街上摩肩接踵,因国际局势不稳且法国当时在阿拉伯世界有驻军,因此防暴警察也很多。大家在灯火璀璨的香街倒数完新年,都觉得很喜庆,我眼瞅着几位单身来倒数的帅哥左右看看没有美女,悻悻然的样子。我太太倒是想过去人多的地方支援来着,被我按住了,讲给她大道理曰:“注意人身安全,没看到这么多警察么,还是贴警察一起站在墙角为宜。”

回去的地铁上人非常多,成群结伙来跨年的青年在地铁里大呼小叫,有些还喝多了。我们身为游客语言不通,躲又躲不开,一开始我以为是个别素质低的小流氓,后来他们看我们侧目而视就收敛了,所以并不是流氓,都是规矩青年,只是东西方文化不同。东方人一般在公共场合都十分收敛,以不给别人添麻烦谨言慎行为第一要务,抢座、吐痰、随地小便之类的可以,但大呼小叫者少之又少。

11日新年第一天,我和太太决定趁人少上街走走,拿脚量一量寒风瑟瑟中的巴黎。

先是做地铁到香街,难以免俗的从凯旋门看起,然后一路遥望着铁塔走过去,塞纳河畔游人稀少,河水与天空一样是青白色的。有热爱体育运动的,在桥畔楼梯上反复跑上跑下,几乎没什么人的公共游艇慢悠悠的驶过。亲身站在铁塔之下,觉得她比想象中高而且雄伟。以前巴黎人特别讨厌拉菲尔铁塔,说那是工业时代的粗鄙加阳物崇拜,如今看来,巴黎之美也恰恰是因为古往今来的东西融为一体,若没有这工业时代的大开大合,恐怕巴黎会显得太文艺太纤弱了一些。拉丁区的建筑显得老一些,有些地方比凯旋门那边破旧,拉丁区并不是因为住着拉丁裔而得名,早年间,知识分子都要会点儿拉丁文,这里以前是知识分子聚集地,他们在这儿教授拉丁文,平时也说拉丁文,曾经许多店招菜单都是拉丁文的,因此得名拉丁区。然后,走着走着就到莎士比亚书店了。

上大学时,反复在各种书里读到莎士比亚书店,也曾想过有朝一日一定要到那里去转转,并相信自己不会仅仅以一个游客的身份去。因此那一日到了门口迟迟不愿进去,如今我已30,早早结了婚并成了个和蔼的胖子,少年时的许多梦想纷纷破灭,有许多当年的志愿心里知道做不到了。周围游人往来穿梭,在书店内外进进出出合影留念,没的人知道我心里噼噼啪啪的响动。当然最后还是进去了,有些事在心里想想也就罢了,书若卖不出去,总不能一辈子不去上班吧,一个意思。莎士比亚书店乃全世界文艺书店的爷爷,如今还保存着当年海明威、惠特曼他们驻店写作的小屋子,在二楼,有小沙发有床,床和书架之间只隔一个布帘。英文书比法文书多,这个没想到,地板上角落里全都胡乱(或许只在我们这些外人看来乱,老板自己应该有条理)堆满了书。墙上有手绘的画,窗口的书案还尽量保持着原先的样式。整体风格看上去和鼓楼东大街的MAO蛮像,而且出奇的小,上二楼的楼梯只容一人通过。重要的永远不是物,永远不是体积容量规模和气派,重要的永远是人,是热爱与不为人知的友谊、互助、宽容和激情。海明威若一直住在巴黎,就不会开枪杀死自己,他自己应该也清楚这个的。

后来又去逛了蒙马特高地附近的红灯区。说是红灯区,现在没有妓女了,只有大得让人吃惊的堂而皇之的性用品商店和影院,我们买票去看了一座性博物馆,蛮有趣,诸位若是到了那边也可以去参观一下。蒙马特高地以前聚集了许多画家,算是早年间的艺术区,现在高地上面的小广场还是有不少专为游客画速写的画家。画家的水准参差不齐,多大基本功不过关,但也有那种技术虽然不好却能画得很好玩儿很有自己风格的人。每位画家都在旁边摆几张自己画的作品算是广告,看谁的风格喜欢可以坐下来让他画,我们在那里见到一位亚洲面孔,看上去40多岁了很落魄的样子,又没有生意,而且挂在旁边的作品竟然很漂亮,于是画了40欧给我太太画了幅肖像。那个成品,怎么说呢,不是一般的差。我尽量掩饰住失望之情付了帐,后来知道他是个香港人。一个画技拙劣的香港画家,为什么要大老远的跑来巴黎呢,他在香港就该知道自己不适合做这一行啊。坚持这件事,有时候真的不像心灵鸡汤和成功手册上写的那样百试不爽。其实大多数时候,那都是擦去悲剧休止符的橡皮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