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手记巴黎-2

(2011-01-04 02:01:39)
标签:

杂谈

今天去了卢浮宫。其实昨天就去了,但是周日人太多,想今天是周一应该人少些,结果到了门口一看,靠,这部跟昨天一样嘛!人都从贝聿铭金字塔所在的主广场,排到另外一广场去了……无奈,排着吧。

这趟欧洲玩儿到现在,主要的花费和时间都用在各地美术馆和博物馆里了,之前看过的梵蒂冈之博物馆最牛逼,历代教皇不但财力丰富,品味也非常好,这是非常难得的,可以从历代教宗不同的收藏看出其人的气质品质,性格虽然各有不同,品味优良却是共同的,而且收藏数量极其庞大,改日另外细说。今天只说这更好的卢浮宫。

我们平时常常在各种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家传记片、艺术品纪录片中看到这样一句话:“这件东西现存卢浮宫”,或者“这套组画的另外一幅现存卢浮宫”。在我真正参观卢浮宫之前,以为卢浮宫也会告诉观众:“这套组画的另外两幅现存翡冷翠”之类的,但实际上没有,法国人认为那是诸多收藏中的一件而已,甚至连语音导游都没有提到一句,这该说是粗心大意呢?还是傲慢呢?还是大家风范之雍容华贵?

再比如这幅《马拉之死》,全世界没看过这幅画的人有几个呢?在卢浮宫,它平平淡淡的和其他普通藏品放在一起,连句介绍都没有,实在让我们这些艺术欠发达地区来的人不可思议。逛了整整一天的卢浮宫,最大的感受就是:优秀的画家实在太多了,天才在此处几乎遍地都是,而真正被像我这样的普通公众记住的实在太少了,简直就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啊……

忘了是谁在哪本讲巴黎的回忆录里写过一句:“巴黎是画家的坟墓。”——诚如斯言。我若是搞美术的,从卢浮宫出来会非常崩溃,因为艺术这个事和科学不一样,科学必然会不断进步,而艺术不会。

在卢浮宫这样乳峰高峰络绎不绝的地方,谁都会不由自主的问自己一句:有这些东西在这儿摆着,我还搞艺术干什么?——这样的追问其实也是当代艺术的起点,只有在巴黎这样的地方才可能诞生当代艺术,去蓬皮杜的时候,特别明显的对当代艺术这个怪胎有了新的认识,改日细说。吃饭去了。

说起来也算惊人,上午进了卢浮宫到闭馆前出来,中间竟然滴水未粘滴米未进,而且一点儿不觉得。卢浮宫此物可减肥。

随手记巴黎-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随笔记记巴黎
后一篇:随手记巴黎-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