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妖传》,长篇弹词。现能上溯到最早的演出者为清末民初的艺人陈遇乾、俞秀山。主要讲述我国四大名间传说之一“白蛇与许仙”的故事。明嘉靖年间,杭州的陶真演唱中即有《雷峰塔》记载(见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明代话本小说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载《警世通言》),明清传奇及近代以来许多戏曲、曲艺均有此剧目。
苏州弹词《义妖传》继承前人曲艺说唱,将人情味与神话性相结合,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被学者赵景深誉为白蛇故事的“最高成就”,更被称为白蛇传的“活化石”。其中,诸如《游湖》、《公堂》、《大生堂》、《端阳》、《盗仙草》、《水斗》、《断桥》、《合钵》等均为精彩段落。
历代传唱《义妖传》者很多,除陈遇乾、俞秀山之外,还有陈士奇、王秋泉、吴隆泉、吴西庚、王子和、杨筱亭、张云亭、俞筱云、杨仁麟、蒋月泉、曹啸君、徐绿霞等,均较著名。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家演出大多至“合钵”后,紧接“哭塔”而止,情节结构、人物关系亦有所调整。清末民初,又有沈勤安编演《青蛇传》,作为《义妖传》的续篇,但流传不广,传唱者仅张云亭、陆凤翔、唐凤云等少数艺人。
民国时期,有据《义妖传》全篇改编而成的话本小说,作者署名“梦花馆主”,取名为《寓言讽世说部前后白蛇传》。全书共计64回(前传48回,后传16回),正是此次《白蛇传奇》剧本创作所依据的主要蓝本。
附:弹词《义妖传》的故事梗概
(前传)白蛇修炼成精,取名白素贞,收伏青蛇精为婢,取名小青。两人结伴来到杭州,在西湖遇见前世曾救过自己的药店伙计许仙,施法下雨,伺机同舟共度。素贞借给许仙雨伞,待许仙来还伞时,由小青作媒,当夜成亲。
素贞赠许仙两锭白银,不料竟是钱塘县失窃的库银,以致许仙获罪,发配苏州。苏州大生堂的店主王永昌保出许仙,留为店伙。素贞主婢亦至苏州,帮许辞伙,并出资助许仙开设保和堂药店。
茅山道士街头施法法,见许仙身有妖气,授之灵符,被素贞怒打,惩治一番。端午节,为驱五毒之日,素贞装病回避。许仙却误以为风寒,劝服雄黄酒。素贞酒后现出原形,吓死许仙,拼死上昆仑山盗取灵芝仙草,使得许仙起死回生,又伪造假蛇释疑。
小青要素贞兑现当初“三七夫妻”的诺言,素贞以小青妖毒未除为由推脱。小青不悦,离家出走,迷惑富家公子顾锦云,相好一月,致使顾公子奄奄一息。素贞找到小青,暗助其医好顾公子。恰值中秋节,药行同业赛宝。许仙无宝,小青去顾家盗得珍宝,却被登门致谢的顾公子识破。许仙又被诬告,再次发配镇江。素贞、小青追寻而至,惩治了当地恶霸陈不仁,又与许仙重聚。
镇江金山寺主持法海诱许仙入寺,告知白青为蛇妖,许仙因恐惧而入寺为僧。彼时素贞已身怀六甲,至金山寺向法海索夫,反被所辱。黑鱼精黑风大仙住素贞施法水漫金山,却被法海所召天兵天将战败。素贞与小青逃至杭州。许仙因思念娘子,也从金山寺逃出,在杭州断桥与素贞相遇。夫妻同往许仙姐姐家待产。
茅山道士收蜈蚣精为徒,下山寻仇,反被小青制服,死于非命。蜈蚣精发誓报仇雪恨。素贞产子梦蛟,法海突来,用金钵将素贞收镇于雷峰塔下。小青遁去,入山修炼。许仙托子于姐后,出家为僧。梦蛟十九岁时,入京赴考,途遇许仙,父子相会。梦蛟中状元后,回乡祭塔。素贞灾消难满,出塔与子相会,合家团圆。
(后传)白素贞被镇雷峰塔,小青火烧雷峰塔搭救不成,反被法海用金钵收去,幸观音大士相救,带回洛伽山修炼。
许梦蛟由姑母扶养长大,后中状元,于金殿奏本求圣旨,拆塔救母,孝感动天。金母娘娘遂命法海度化白素贞出塔。
许仙在金山寺出家二十年后,奉旨还俗。狐狸精吴美娘协同青蛙幻化成白素贞和小青,许仙误以为真,与其相好百日,命在旦夕。金母娘娘命白素贞、小青下凡降服狐妖,方使许仙脱险。
白素贞命小青同嫁许仙,兑现当年“三七夫妻”之诺言。小青为许家又生一子,取名梦龙,后被九天玄女娘娘收为门徒,学成武艺。
吴美娘和青蛙逃至凤凰山,为报复白素贞,结集蜈蚣精,作乱人间。皇帝命梦蛟回乡,请白娘娘亲自上阵,降服狐妖。梦龙和小青也一同上阵,杀死蜈蚣精。吴美娘终被降服。白娘娘同许仙在凡间缘满二十年后,齐齐飞升仙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