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桂林山水
(2008-11-29 21:49:11)
标签:
桂林桂林山水旅游熊万里 |
分类: 我行我述 |
小学课本中便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在中国,由于课本的影响,受过小学教育的数亿人一提起诗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李白;一提起现代作家,首先想到的便是鲁迅;一提到山水,首先想到的便是桂林。
坐火车到广西,沿途不断出现一些犹如少儿在沙滩上堆起的类似圆锥状的小山小包时,就离桂林不远了,不过那些小山小包都是葱绿的。提到桂林山水,又必提到大诗人韩愈。他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成为形容桂林山水的经典。
桂林给我的感觉就是小家碧玉。近看这里的山峰大多平地而起,各自孤立;放眼看去又形成峰丛(用“峰林”来形容是绝对不恰当的),互相环布,溪流穿梭其间,拼成一个碧莲玉笋的世界。在这里偶有俏壁、险峰,但绝无大起大落、大惊大险的磅礴气势,更难见层峦叠嶂的雄伟。低缓轻柔、小巧玲珑是其主调。正因如此,桂林尽管有山有水,却不见有值得称道的瀑布。其小巧犹如苏州园林,只不过苏州园林纯为人工雕就的玩物。游过几个地方的人,都有一个怪脾气,爱将他们放在一块儿比一比。桂林山水仿佛是位神仙妹妹用纤纤玉手细心捏就的一个很具规模的盆景。相比而言,张家界则如一位鬼才大哥酒后趁兴操起板斧劈就的工艺品。
桂林山水的结合确实不错。特别是漓江沿岸一百多里长的天然画廊,很值得一看,不像其他风景区,景色时断时续,时好时坏。在漓江的游船上,你只需举起照相机,去机械性地接连按下快门,即可拍摄出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来。依我看来,桂林山水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处处皆可入画。在这里摄影、摄像、绘画选景都不必去费脑筋,睁开眼睛,看见什么便可选什么。而且不管选什么,都基本上可以代表桂林山水大致风貌。这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比的。将山水结合起来看,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确实有些道理。
若单就一座座山峰而言,桂林不但不能甲天下,能排上前50名也就不错了。张家界的峰林绝对是首屈一指。桂林除了一座象鼻山、一座骆驼峰外,其余山峰景色的命名大多过于牵强附会。
我小的时候经常问:天塌下来怎么办?当我一跨进张家界公园的大门,看到巍然挺拔的峰林,就立刻明白了天为什么不会塌下来。在张家界攀山越岭,尽管很累,但总是想不停地去爬呀爬,有时跑半天就是为了到达一个天然的看台去看绝美的风光,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为了看到更美更绝的风光,只有不断去攀登。
而在桂林,由于处处皆可入画,也就没有了那种挑战性。她温柔得让人懒得动弹。小说中的男女动辄就想归隐山林之中,恐怕都把桂林这种地方作为首选。在漓江沿岸最适合名士隐居,最适合男女叙爱了,最适合过恬静平稳的田园生活,可惜陶渊明等人未曾到过桂林。但从游船上所放映的《刘三姐》得知,在这么清柔、幽静、碧媚的世界,竟然也有财主恶霸。在这个小巧玲珑的地方好象只会生长林黛玉,不会生长辣妹子,但那刘三姐骂人的本领绝不在鲁迅之下。桂林人把朋友称为“狗肉”,这可不是恶毒的咒语,而是实实在在的爱称。“山青水秀人更美”。在一些呆头呆脑的大山疙瘩里常能走出美女来,可在桂林这么秀丽的地方却难得见到佳人。“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人得山水而不娇不媚,甚是奇怪。桂林地处南方,大多数人显得干瘪黑瘦。在民俗风情园里看演出,舞台上的小姐就不知是不是当地人了。不过,在桂林人的话音里总归有一点儿山水的轻柔与灵动。
虽然桂林山水结合得妙不可言,但她仅是山水大家庭中的一员。有很多人喜欢这个眉清目秀、穿绸佩玉的小妹妹,但很多人更喜欢体魄强健、奔突跳跃的大哥,或是更喜欢古里古怪、舞文弄墨的表兄。于是,喜欢泰山的便“惟我独尊”,喜欢桂林的便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喜欢张家界、黄山、武夷山的便说“桂林山水骗天下”。各执一说,相持不下。几乎每个旅游点都有佛像供奉。佛好像说过:有容乃大。
(写于2001年。可惜那时没有数码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