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3日随旅行团到河南游玩,目的地是河南鸡冠洞与白云山。
车进入伏牛山脉,层峦叠嶂,溪水淙淙。公路顺着山脚盘旋,迫不得已之时翻越一道山梁,最终还要再次转到山脚下行驶,所以总有潺潺的溪流相伴。山民往往依山傍水建了房屋,大门一律面向公路。公路绕到哪里,农家大门的方向就开向哪里。户户门前种几株亭亭玉立的修竹或几簇鲜艳的牡丹花、鸡冠花。屋前屋后都是密密麻麻挂满黄色灯笼的柿子树。车上的小朋友们一阵阵惊呼,仿佛将手伸出车窗即可摘下一大包香甜的柿子。五六个小时的行程,大半时间耗在山路上,人易疲乏,随时可以请司机停下车,跑到清澈的溪水旁洗手洗脸。
第一天下午赶到鸡冠洞,景区规模很大,管理也规范。此山距栾川县城3公里,如雄鸡引吭高歌,故名鸡冠山。山中有洞,已开发出1800米长、23000平方米的游览区。洞内有八个大厅:玉柱潭、溢彩殿、斜塔殿、叠帷宫、洞天河、瑶池宫、藏秀阁、石林坊。洞内峰回路转,溶岩奇异。有人赞叹鸡冠洞为“北国第一洞”。北方的洞穴,我很少游过,不知鸡冠洞算不算得上北国第一。但将此洞放在全国来比,就显得平平常常,没有鲜明的特色。
当夜赶到嵩县的白云山,宿白云山庄。白云山庄已是景区较大较好的住所,卫生条件却不尽人意,客人颇有微词,搞得人的心情就像我们乘坐的依维柯面包车,嘴撅得又尖又长。这二日,除了野韭菜炒鸡蛋,再没吃到可口的菜。倒是蒸的馒头惹人爱,个不大,圆圆的,很匀称,口感极佳,人人爱吃。再有面条,明明是机器面,煮后却比我们襄樊的手擀面香,那汤汁成糊状,越喝越香,难怪被称为糊汤面。
第二天上午游白云山的代表景点:九龙瀑布。实际上就是顺着一条叫白河的小溪在白河大峡谷中转悠。偌大的伏牛山,沟壑纵横,随便找一条山沟都会有水,都可以形成或大或小的游览区。昨日车一进伏牛山脉,沿途就有不少景点,入口处总有醒目的广告牌,什么养子沟风景区、重渡沟风景区、倒回沟风景区等等,令人目不暇接。这白河大峡谷中的溪流就是白河的发梢,除了旅游图之处,在其他地图上是找不到丝毫痕迹的。白河在襄樊与唐河、滚河汇合后统称为唐白河,成为汉江的主要支流之一。白云山是伏牛山脉的代表作,白河大峡谷是白云山的代表作,而九龙瀑布又是白河大峡谷的点睛之笔。
前年,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办,34家媒体协办了一场“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白云山中了状元。我对创刊没几年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很推崇的,但自从这次“作秀”之后,我就小瞧它了。如今“最”、“第一”之类的称号随随便便都可以赏赐给别人,贱的像白菜、萝卜一般。白河,恰当地说应该把白河的少儿时代叫做白溪。白溪在千米落差的峡谷中奔跑跳跃,完全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一路跌跌撞撞也不晓得疼痛,所以三步一纵、五步一坐,也就表演了黑龙潭、黄龙井、珍珠潭、青龙瀑布、白龙瀑布、九龙瀑布等一连串的精彩动作。游人或在绝壁栈道上行走,或穿千尺崖的隧洞,或过半空中悬晃的仙人吊桥,一路与白溪纠缠不休,或闻白溪一路小跑时的浅吟低唱,或闻白溪跳崖时的惊恐大叫,或闻白溪一屁股坐在潭中时的嚎啕大哭。
终于看到最精彩的瞬间。白溪自130多米的高空直线下坠,惊吼之声震耳欲聋。这是一个超大的断崖,像一面高墙耸立。白溪就是冒冒失失地从墙头摔了下来,摔下来之时还拧成一股,倔犟之极!在青色崖壁上并列着九条垂直的大小不一的褐色图案,像九条直冲云霄的金龙。九龙瀑布的雅号由此而来。不辞劳累的游人们绕来绕去地顺着台阶来到九龙瀑布前,幸灾乐祸地欣赏着这个调皮的娃子是怎么栽了一个大跟头。白溪经这么一跌,果真老实了许多,分成若干股细流,非常低调地在山石缝中穿行而去。
看罢九龙瀑布,又来到号称“全国最大的森林氧吧”。这里的人总想把“最”字全扣到自己头上。这样是不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留下最不知天高地厚的印象?这是一片松树林。白河的头发太长,发梢就分叉了,这分叉的淙淙细流在树林中穿梭。俨然一座经人工精心雕饰的大型公园,很美,但没有自然的野趣,惟一的特色是松香缭绕。白云山是擅长经营的,不但把“中国最美的地方”扣在了头上,还请了当今40多位有名气的作家题词并且刻在40多块石头上,放在森林氧吧里充当风景。
午饭后告别白云山。车在盘山公路上晃悠,却无睡意,只一心打量窗外风光。虽是初秋,漫山遍布红叶,层林尽染,犹如山姑身上的碎花布衬衫,分外养眼。白云山是值得一看的地方,但根本不是什么最美的地方。就像读文学作品,白云山是还算一部叙事比较老练的小说,但只是一部中规中矩、在叙述手法上没有任何创新、在写作风格上没有体现独特个性、比较中庸、比较大众化的一部小说。就像请了题词的40多位作家,只是名家,不是大家。简而言之,75分。
2006年10月06日 11:5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