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决定格局,遇见最好的自己建设专业学习的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建设做法和体会
(2018-04-08 10:30:12)分类: 教学随笔 |
境界决定格局,遇见最好的自己
建设专业学习的共同体
——名师工作室建设做法和体会
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
名师工作室的重要性
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曹茂昌老师说,教师的成长经过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普通教师、优秀教师、名师的过程,而太多的教师彳亍徘徊于普通老师或优秀教师的窄巷。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成名离不开“名教师”的引领,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名教师”这个宝贵资源群体的推进作用。“名师工作室”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和主阵地,将成为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新手段。只有正视名师工作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机制创新,名师工作室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走出一条更加健康发展的道路。
名师工作室的性质:专业学习共同体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标,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强调人际心里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曹老师认为,名师工作室应该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孵化器;成为推动区域教育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名师工作室成员应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兴趣爱好,要有团体意识、合作意识,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专业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应该有着共同的愿景,成员目标集中,思想独立,彼此之间能互相了解沟通,并进而相互帮助。共同体的成员情绪要具有稳定性,行为能够自律,领导人个人意志和品质要健全、正确。
名师工作室教师专业成长目标
曹茂昌名师工作室是首批南京市鼓楼区名师工作室,围绕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旨在提高教师队伍软实力,提高服务水平,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创设优秀平台。曹老师的工作室成立之后,他对工作规划提出三点目标:“带好一支团队、抓好各项研究、做好展示”。此后,曹老师积极在理论科研、沙龙活动、课堂展示等方面为其名师工作室成员供交流的机会,在项目研究、教科研活动等方面扎实推进,不断推出新人、分享经验成果,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了学科建设的进度。
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自我运行机制
曹老师对名师工作室的自我运行机制认识也非常到位,从活动实施机制、项目引领、文本解读、思维力提升等几个方面谈了对名师工作室自我运行机制的认识,让大家对名师与名师工作室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曹老师认为,每一个名师工作室都要有一个自我运行机制,各个名师工作室应该根据学科、学段实际,形成自己的运行机制。各名师工作室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也要有共性特点。首先是管理规划机制。要进行成员档案管理。包括成员进入名师工作室以前的师德状况、专业素质状况、教育教学实绩、教育科研成果、成长发展状况(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各种荣誉和称号),进入名师工作室以后,在工作岗位和团队培养过程中以上各方面的变化发展情况,在名师工作室培养期满后的状况以及继续发展的趋势。每个培养对象都应建立专门的业绩发展档案,并收集整理其有代表性的特长、成绩、成果、荣誉等资料,按照学期、学年定期记录归档,还可以用光盘、文集、专辑等形式物化保存。
目标计划管理。要有总体规划管理和具体目标计划。工作室在应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即针对全体对象与导师学习、研究和实践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目标,也有针对不同对象确定的发展规划与目标。要将总体规划与目标分解到学期、学年,制定好具体的阶段目标、落实方式、成果形式和实现时间,按照时间表逐项开展与落实。包括读书学习、讲课评课、专题报告、学术讲座、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教学成绩指标、获得荣誉称号等。导师组织团队成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学期或学年具体计划,并组织实施;培养对象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自我阶段性与结业性发展计划与目标,并在团队培养活动和学校岗位工作中努力实现。每学期或学年有计划书或计划表、总结与反思,都应形成书面文字。
活动运行管理。在活动运行过程中对培养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导师全程管理对象的师德、业务、研究和学习等方面的活动和发展情况。导师在每个工作周期中按有关评估标准,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等考核方式,对培养对象进行每年一次的过程性评价和一个工作周期末的终结性评价,并实行过程性评价汰劣制。工作室按照学期、学年进行读书学习、讲课评课、课题与论文、教学成效、所获荣誉等项目的评比,分别评出优秀者,给予书面表扬(颁发证书)或物质奖励;在评级、晋升等方面,工作室优秀成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工作室在学习、讲课评课、课题与论文等方面,有时间、地点、方式、效果等规定,有请假制度等规定,培养对象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否则导师应及时提醒与批评。导师要全程跟踪管理,要对成员进行考核奖惩以及优胜劣汰管理,活动过程中要听过纪律管理来规范或约束成员行为。
曹老师的名师工作室建设的非常成功,为他所在的南京市鼓楼区高中语文教育培养了大批的语文骨干教师,身边团结了一大批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要求强烈的年轻教师,成为鼓楼区教育的一个品牌。作为当代教育发展产物的名师工作室已成为促进教师发展、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学校名师工作室承载着教师发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成果呈现的任务。名教师引领优秀教师队伍发展,对于营造教师成长环境,建立有效的学校内涵式发展机 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现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课程和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每个教师都面临着不断到来的新挑战。我们应该围绕新课程体系的内容、课堂教学转型和新型课堂构建等开展工作。工作室成员在名师的带领下,通过团队课题研究、青年教师培训、名师论坛、名师例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共同研究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转型,共同提高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水平。
曹老师的分享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俗话说,“境界决定格局”,站在高起点才能更好地遥望未来。教师要做实在事,提高学养,切实提升教学水平,遵循教学规律,树立理论学养高度。教学是科学,是艺术,是事业,是超越,需要老师在求真、创新、奉献与面向未来中实现价值与理想。语文老师需具备学科素养,今后在工作室的平台上要更进一步地推动自身的专业成长。工作室成员要珍惜机会,脚踏实地地做研究;要努力学习,有目标有规划地学习,通过有效载体与途径展示研究成果,在共同学习的环境中,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提升自我。另外,工作室成员要共同进步,提升课程领导力,养成教的兴趣,激发内在的驱动力,通过自身专业发展让学生获益,在学习共同体中证明自身价值,遇见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