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小坏
王小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319
  • 关注人气:6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刚柔相摩 心剑一体

(2009-07-29 09:58:15)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资肠结

    五一时,给《他生活His Life》做了次“剑道”主题的采访,虽然接下,内心还是有点排斥,觉得这种运动参杂了太多日式文化,到了道场,坐在角落观察会员和老师的着装、交谈的语气神态、练习时进退的步法,还有竹剑交锋的噼啪声,练习者的呼喊声,一点点见识到剑道的玄妙和内涵。

    成文时,查找了很多资料,包括剑道在盛唐时期的流传,在日本盛衰的历史、流派、创始人,那些只应在武侠小说或漫画中才应景而出的场面,其实并非杜撰,宫本武藏的《五轮书》曾被称为制胜的兵法之书,而他本人才不关心个中技巧,而是人的生死之理。

    如此,越发觉得难写。

    而接触的这些人,不论年龄、性别,都有一股气贯穿身体,待到段数越高,这种气就越能够沉于内心,如静水潜流,不失生机。

   

    上刊前,编辑说稿子要有调整,无奈当时要回长春照料妈妈,最终的样子还没见到,不管怎样,希望这些文字能够帮助那些并不了解剑道的人,看到一些关于剑和道的内里。

 

刚柔相摩 <wbr>心剑一体

 


    庄子在《说剑》中强调以剑御气的技巧,要“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在刚柔虚实之中澄心炼志,挥剑的瞬间气定才能势如虹。现代剑道以竹剑、木刀代替真刀,抛去胜负之分,在挥洒剑意的同时更强调修内功以参天地自然,而道之真意,不过就是自然。

    远在轩辕黄帝之时,“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剑被后人称为“短兵之祖”,出世极为古远。春秋时期,有女深谙剑术进退纵横之法,越王问她什么是剑道,此女答:“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现代剑道强调“心气力”、“气剑体”,要求身与剑合,剑与神合,练习时凝练内气,舍生忘死,达到一种“内实精神,外示安仪”的境界。

    剑道起源于中国,汉唐时期传于日本,经过历年变更,逐渐成为武士们的必备技艺,江户时代中期出现了竹剑与防具的雏形,用竹剑取代木刀进行击刺的练习,已经十分接近于与现代剑道,剑道风气最盛时,约有200多个流派分庭抗礼。剑道自初创起,一直深受儒家和禅宗影响,不只是技术的磨练,更是生活态度和道德品行的修炼。
    现代剑道自1970年国际剑道联盟(FIK)成立以来,渐渐成为一项国际范围的体育运动,作为剑道强国的日本和韩国将其列为警察训练的必修课,目前全世界约有40多个国家普及剑道,剑道爱好者约有几百万之众。中国台湾、香港地区都先于内地建立剑道馆,并有选手参加国际赛事,随着剑道在内地的兴盛,加入其中的习练者越来越多,2000年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也纷纷创立了剑道馆。
    2006年之前,中国内地习练者想通过段位考试,必须前往香港,那里专门设有东南亚区域剑道考试的部门,2006年6月18日,全日本剑道联盟会长、国际联盟会长专程来北京参加了FIK在此设立的段/级位审查会,85名中国剑道爱好者中,有58名取得了段位,以后每年常住中国的剑道修炼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报考资格,在北京报名并参加考试。


    修炼剑道的古型


    剑道对着装和礼仪尤为看重,其中规矩自古承袭,后人加以改进诠释。习练者除了要保持服装、护具的规整洁净,在练习之前和结束之后都要坐禅,向老师、信仰及对手行礼,这也是剑道文化的一个象征。
    练习剑道需要心气力的结合,力量和技巧的训练极为艰苦,现代剑道的训练因设施优良,环境温度很少成为磨练的条件,而过去,即便在呼气成霜的冬季,还要裸着上身进行两小时的修行,夏季训练时,七十多岁的剑道前辈背着服装护具,每天来回行走六公里,把这也作为一种修行。
    创立二天一流的宫本武藏,历经无数次几乎无命的境地,在著作《五轮书》中写下,“我的兵法所关心的,不是雕虫小技,而是生死之理”。古型剑道以真剑磨砺,顺从自然来锻炼不动心,在生死困厄间领悟力法与技巧,这是现代剑道练习中更需要体验的。

    修炼剑道的心向

    现代人参加剑道习练的目的各异,如果是单纯借此运动,并不足以发挥剑道的真谛。创立无刀流的山冈铁舟在所著的《无刀独妙剑》中所讲的剑道,是不可单以剑技为最终目的,而是以追求“心之剑”来完成人格为最后的目标。所谓无刀是有心而无刀,对决时以心打心,在电光火石的一刹那,倾注全部神魂和心力,察知并感应到微妙的变化,自如应对危机出奇制胜。
    练习剑道一定要先学习正心,“剑即心”,心不正剑亦不正,在这里,剑之道是心之道,也是人之道。然而剑道的学习,一直是行向未明又无止境,很多高段位的前辈,终其一生用尽精力的极限,寻求一种无念无想无我无心的境地,即便遇到众多不可抗拒的劳苦,终不能离开此道。这种由己起,由己终的漫长修炼,包含太多必须身体力行才能通达的道理,注定清苦,也注定成为剑道坚持的精神。


    李红军  “剑元上至”剑道馆创始人/贸易公司
    剑道段位:三段
 


    曾在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留学时选修了剑道课,学业完成后,剑道也成为李红军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2000年他创立“剑元上至”剑道馆,这也是北京最初正式注册的专业剑道馆。
    李老师身材消瘦,目光清明,行走道场之中如静水潜流,并不引人注意,他的出离心将自己置于远处,内里的诚气又生机勃勃,没等近身交谈,已感受到那种离而静,澈于心的中和之气。


    Hislife:最初学习时,感觉和其他运动有什么不同?
    李红军:剑道是一种有文化的体育运动,而且是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心思想,以礼始,以礼终,练习者不仅要尊重老师,陪练时更要认真,在打的过程中找感觉,流露本性。
    Hislife:高段的老师是不是更能收放自如些?
    李红军:这就像习武之人,先打基础,但是练成练深很难,譬如写毛笔字,写清楚让别人认识很容易,写好是一辈子的事儿,楷草行的演变,正是守破离的不同阶段,招数技巧其实是次要的。
    Hislife:课程教授的内容以及馆内的规范是怎么制定的?
    李红军:剑道的规定,完全是原汁原味的,只要是对剑道有兴致的练习者都会自觉行规矩,包括肢体语言、文化接受融合以及待人接物的理念等。剑道其实只是一种方法,并非外向的修行,我们保留过去的文化,轻易不改动。
    Hislife:上课时看到初学者都是由您带?
    李红军:剑道讲究前辈带后辈,初学者要全神贯注精神集中,累了也要忍耐,高段老师更要习惯始终,将技术、文化和礼节讲透彻。
    Hislife:创办剑道馆需要处理很多日常事务,您又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怎么做到生活的平衡?
    李红军:爱好跟工作的感觉不一样,并不觉得累,身在其中能体会到兴趣,有人来练习就是我的目标,有满足感。
    Hislife:除了剑道的练习还会注重哪些修行?
    李红军:譬如坐禅,是一种很好的静心方法,左手代表理智右手代表邪念,双手交叠左手在上,定静中去除杂念。写毛笔字也是,在调整呼吸间,把自己带入一种意境。

 

    陈宁 剑道教师/广告人
    剑道段位:三段
    习练时间:六年
  

 
    馆内正在做示范的陈宁,俨然一位鬼面佛心的老师,身手轻盈眼神凌厉,避开剑锋直刺目标,全身而退后不忘及时调整学员的脚步、手臂方位,点拨纠正动作时毫不留情,鼓励学员或私下交流又无所不谈。学习剑道6年,已获三段,每次考段都没浪费时间,内心坚定目的明确,并非是所有这个年纪的人都具备的特质,在他看来,这只是获得心静的初始阶段。

    Hislife:刚刚看您在教课时动作敏捷,又能及时找到学员的缺点,是怎么保持这种洞察力的?
    陈宁:这是作为示范老师必须做到的,在精神上我们不强调输赢,而是人格的提升,自由对打时,学员经常会排起队跟你打,不管再累也必须打,这是榜样的力量。
    Hislife:最初是什么原因促使自己了解剑道?
    陈宁:通过游戏、电影,现在来馆里的练习者初衷很多,譬如减压、减肥、增强运动,不管目的如何,剑道修行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心境,剑道本身只是一个媒介。其实剑道的特点也是武道,有基本的礼节,得分的套路,练习过程是对心性的修炼,从中学会忍耐,磨练意志,最终获得内心的平静。
    Hislife:剑道和武士道之间有什么联系?
    陈宁:都强调用精神提升和强化技术,心正剑正,做堂堂正正的君子不偷袭。武士道是武士的根,剑则是武士的魂,剑道虽然更强调运动,但要求气剑体一致,将气势、品格和心性融为一体,所谓“一眼二脚三胆四力”,不仅要观察对手寻找机会,变化脚步虚实结合,更要有舍身一搏的精神,最终制敌。
    Hislife:剑道起源于中国,在演变过程中融入哪些传统元素?
    陈宁:最明显的,竹剑上有五个竹节,服装上有五个褶,代表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服装上胸前的“平心结”象征平常心;身后的两条皱褶则意味“忠孝两全”。每一次的攻守练习都是以老师认输,学生完成进攻为一个结束,有志习练剑道的人都要通过这些有形无形,坚持不懈的练习斩断心魔,最终达到人格的修炼和上达。
    Hislife:您去过日本了解当地的剑道状况吗?
    陈宁:很多日本现代的年轻人形容剑道是一种臭脏苦的运动,不愿去学。剑道不能速成,要有对手,通过对手间的攻防、距离、气势、争夺,度过不可逾越的阶段。所以那些高段的老师,通过几十年的习练,淡化胜负忘掉剑,只是通过剑这个媒介练心,成为温和、正直,有益于社会的人。
    Hislife:在您看来,剑道现在面临哪些问题?
    陈宁:剑道和相扑,都有坚守的民族性,一方面想扩大东方艺术的影响,一方面又担心譬如进入奥运会,成为一项运动后,会削弱本身具备的历史性和文化渊源。目前中国剑道的发展状况,由于我们接触得晚,最高段位只有三、四段,提高整体水平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Nicole  剑道学员/企业管理者
    剑道段位:一段
    习练时间:三年

    语速快,性格爽朗,与人交谈自信却不突兀,身为管理者Nicole可以从容不迫,投身剑道练习,则让她找到一种和平的修行之道。

    Hislife:在你看来,对剑道有什么样的理解?对日常工作有什么影响?
    Nicole:是一种精神身体的传承,要求精神身体一致、舍生忘死,是剑理核心的东西。工作和剑道可以互相支持。
    Hislife:最初的习练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调整?
    Nicole:会害怕,容易看不清动作盲目出手。呼吸最能反映人的情绪,在训练时要多关注自己情绪的平和,做到心无畏惧。对峙时和对手其实是既依赖又对抗的关系,找到对方的弱点,不要怕才能打得出去。
    Hislife:除了呼吸还要注重哪些训练?
    Nicole:剑道其实和传统武术有关联,都是用丹田之气,最初可以通过长期练习积聚力量,还要有领悟力,找到其中的巧劲,譬如运用好腰和手腕力量,如果是女性习练者,生理期时尽量不要参加训练。

 

    杨羿 剑道学员/销售
    剑道段位:三段
    习练时间:五年

    建筑专业出身,从事销售工作,自2002年接触剑道,杨羿最大的收获是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力和品质。

    Hislife:剑道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杨羿:剑道不是运动或游戏,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其中的文化,譬如勤勉正直,跟中国的传统思想精神一致,会影响你整个人的思维模式,练习或者工作时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全身心投入。
    Hislife:平时会通过哪些渠道了解相关知识?
    杨羿:譬如国际剑道联盟,剑道论坛等,不过这些网络资源更着重比赛活动等信息。
    Hislife:对初学者有什么建议?
    杨羿:坚持,相信自己,尽力自我控制,中正而不躲,其实两刃交锋不须避,剑道就是保持堂堂正正最基本的动。课后在家可以练习挥剑,训练注意力,改变死板的精神状态,循序渐进慢慢减小阻力。还要注意呼吸,调整好呼吸节奏,看似简单其实很深奥,剑道的练习其实就是养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山居静修
后一篇:等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