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朝阳寺去的路上,因为贪玩儿,走走停停,忙着辨认脚下路旁,各种相熟的不熟的花草树木。野山枣、葡萄、栗子、核桃、梨树随处可见,只是未到采摘季节,林中不远,开满黄花菜、百合,脚旁地衣成片,偶尔可以找到一两株野山药。
出了山,通车的柏油路旁,能听到溪水淙淙,像极风雨在地底穿行的声音。
转瞬就下起雨来。躲在树下,雨势越来越急,眼见浑身湿透,跑进寺内,却又突然停了,满眼的红墙青瓦,被这急雨冲刷,与视线相接,有着清又艳的色温。
弘一法师题的“静修”,笔法天真拙朴,望过去只觉内心坦荡,不存杂念。
误入方丈寮房的院子,一旁就是做素斋的厨房,有位小伙子端盆清水走出来,笑着邀请观看,自己却转身消失门外。
寮房锁着,方丈外出讲学,木门外窄小的亭廊,搭起了封闭的玻璃窗,就成了一整面墙那么大的阳光房,藤蔓植物沿着廊柱孤单爬行,顽强的根部全都隐在一个小小的杯子,让人惊奇。
游人三三两两,进香跪拜,绕过他们,药王殿内,刚刚遇见的小伙子,正认真地擦着禅坐的垫子,脱了鞋子走进去,架子上摆满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随手抽出一本,极沉,双手捧着放在禅坐的木案上,静静翻读,忘记带本子,从架子上找了张宣纸,细细抄来。外面的喧嚣越来越远,然后,就听不见了。
读累,平躺在垫子上,在清醒迷糊间奔来走去,身上潮气厚重,冷冷沉沉,思想却可以轻轻盘旋,却始终不够远。
起来时,游人已散尽,禅课就要开始,跑到外面晒晒,淡淡的暖暖的寂静。

外空
内外空
空空
大空
胜义空
有为空
无为空
毕竟空
无际空
散空
无变异空
本性空
自相空
共相空
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无性空
自性空
无性自性空
无闻无见
法性
不虚妄性
不变异性
平等性
离生性
法定
法住
实际
虚空界
不思议界
无闻无见
修学 静虑 精进 安忍 净戒 布施
心常不与烦恼杂住,亦曾不起二乘之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