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哪去了

(2010-09-01 15:11:55)
标签:

教育

分类: 杂谈社会

日前披露的一则消息让很多人感慨: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从调查情况看,中国孩子并非不聪明,但是他们张不开想象的翅膀。像陶行知先生所说,孩子的聪明像被裹小脚儿那样,今天裹,明天裹,今年裹,明年裹,似乎非把个个都裹成三寸金头不可。

是什么在给我们的孩子裹头呢?我想一是保守的传统教育观念,二是分数至上的教育机制,三是社会文化思想体制。

先说传统观念。中国教育的传统观念是给孩子划道道,这也不能做、那也做不得。

再说教育机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孩子要有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可直到今天,这些要求哪点儿做到了?不彻底改变目前的教育机制,我们孩子的想象力是很难充分解放的。

最后说说社会文化思想体制。上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做过一项创造思维的调查。题目无非是给出几条线段和几个几何图形,请学员任意拼接出一些有意义的象征实物的图形。却发现一些领导干部的思维很贫乏,画不出几个来。把这项测验用到教师中,用到中学生、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中。得出的结论是干部不如教师、教师不如学生,倒是幼儿园的小孩子,思维非常活跃——画出的图形多、而且富有创意。

这样一个实验充分说明,愈来愈多的条条框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当孩子们真有点儿创意时,会被允许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