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国民居城
(2015-01-08 22:37:04)
标签:
人口膨胀整体文明进程主体国民居城 |
分类: 新型城市化 |
中国的人口膨胀不正常
中国的人口膨胀并不是自然发生的,与特异国策有着极大关系。
清朝初期,西方文明已随荷、葡、英、法等国的传教士和商旅进入中国,清王朝不可能没有感受到这种外来文明的显著优势,如果清王朝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朝廷该大力发展教育、科技、采矿、冶金、机械、造船、军工、航海、外贸等强国事业,这样的强国事业需要巨大的财政支出(当然也会给清王朝带来更大的久远利益),清王朝就绝不会推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种无视世界局势的极其昏庸的国策了!
产生这一国策的意识基础不是德政!清王朝的出发点只是想永久统治刚刚被征服的大汉民族。从“留发不留头”的残暴政策和几番屠城的暴恶威慑手段看,清王朝对大汉民族并不仁义!
强势的西方文明乘风踏浪而来,此异域文明可不管大清王朝施的是不是德政!落后就要挨打,清王朝不思奋进,终于被坚船利炮攻破大门,成为了屈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被蹂躏够了之后,悲哀的灭亡了。
清王朝犯这样的大错不应该被原谅!因为这本质上是对先进文明缺乏认识、领悟和深刻理解。清王朝所犯错误并不仅仅导致中华文明的落后和自身的灭亡,还使中国出现了历史上首次人口大膨胀!两千年来,中国人口一直在数千万的数值上徘徊,只在宋、明时期突破了一亿,因为清王朝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特异国策,中国人口在短短的两个世纪中就膨胀到了4个亿!
主体国民居城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口数量约为5亿,比美、苏、英、法四大强国人口总量之和还要多!因过多人口生活在高生育率、低文明层次的农村,中国的整体现代文明进程严重滞后,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弱于这四大强国以及德国、意大利、日本,这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和二十世纪前期不断被人口数量少得多的国家侵略和蹂躏的主要原因,中国农村人口比例过大的劣势已经暴露无遗!在这种形态下,因战争结束、社会趋于稳定以及国民经济与医疗事业的逐步发展,中国即将进入农村人口高速膨胀时期,而农村人口高速膨胀,会使中国更难跨越城市化进程!更难跨越整体现代文明进程!
怎样提高城市化率呢?怎样快速推进整体现代文明进程呢?怎样避免农村人口大膨胀呢?
“主体国民居城”是最佳策略!
何谓“主体国民居城”?——将农村人口的主要部分快速迁入已建城市、新建城市、已建镇、新建镇中,只在风景区暨综合条件上佳、传统文化浓郁的重要村落保留较少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化进程的原农村劳力季节性返乡务农,提高优质耕地生产力,增加林果采获量,通过技术措施增加公共水域捕捞量,加强农产品供给能力,其它时间则与城市居民一起全方位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整个国家的农产品供给能力并不会因此而减弱,而是会逐步增强!城市化家庭初期住所可以是土坯砖瓦房,甚至可以是茅草房,新城市道路可以是粘土砾石筑成的低造价城市道路,新城区、新城市可以是一座拥有高标准城建规划的“超级村庄”!这样的“超级村庄”,当时的中国是能够大规模建造的!
这样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当代中国人口可能不超过6亿(主体国民居城之后的一段时期中国人口总量会有所增加,但之后可能会出现一段时期的下降态势)!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可能很靠前,恐怕早已实现了现代化,像韩国那样成为了富庶的发达国家!来自农村的城市化人口季节性返乡务农的持续时间可能很短(因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会使农业生产人员大量减少),估计不会维持10年,在城里住瓦屋茅房的时间同样不长!
直至今日,中国依然可以采用这样的国策!当然,当今中国综合实力是如此之强,完全不需要委屈城市化人口在城里住瓦屋茅房,他们可以拥有前后园林、外观漂亮、居住舒适、面积不逊于城市既有商品房的低造价城市化住宅(一种新型保障房)!如果中国采用这样的国策,中国的人口膨胀就会戛然而止!中国多种难解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被逐步解决!
因为中国没有推行这样的国策,因为中国用农村户籍制度、山上下乡运动、分田到户政策、农民工身份、城市畸高房价、新农村建设热潮将巨量农村人口滞留在农村地区,中国人口总量从建国初期的5亿多逐步增加到8亿、10亿、12亿直至14亿!今日中国人口数量超过了美、俄、加、澳、日、德、英、法、意、西、葡、韩、瑞典、挪威、芬兰、丹麦、荷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新西兰、爱尔兰等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量之和!
若还是不推行这样的国策呢?
人口已经太多太多的中国还将增加2亿多人口!增加的人口数量与俄、加、澳三个领土大国人口总量之和相当!资源压力、就业压力、交通压力、生态环境压力已经极为严峻的中国将出现怎样可怕的情形?
为何要强调“主体国民”?
英、美、德、法、日等发达国家虽然实现了城市化,但并没有做到“主体国民居城”这种程度,仍然有数量较多的国民居住在城市郊区或乡村,为何中国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呢?这样合理吗?有必要吗?
所有发达国家都没有推行过“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样的国策,也没有出现过城乡户籍制度、上山下乡运动、分田到户政策、农民工身份、城市畸高房价、新农村建设热潮,更没有在短短六十余年时间内暴增8亿人口!中国实行“主体国民居城”的国策,存在纠错和挽救的意义。
人类跨入现代文明时期后,城市生活才是最基本的生活形态,因为只有城市生活,人们才能更方便地参与现代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成果!人类社会才能在越来越富裕的情形下实现人口总量的基本稳定(因为城市地区生育率显著低于农村地区)!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和乡村也居住了较多国民,但有很多国民仍然以城市为活动中心,甚至在城里同时拥有住房,在城郊和乡村的住房通常为景色较佳、面积较大、装修较豪华的别墅,很显然,中国的城市家庭也可以在城郊乃至风景较佳的乡村建造别墅,但中国人口数量太多太多,在乡村建有豪华别墅的城市家庭注定只是少数!这是中国发生了剧烈人口膨胀的后果之一。
也就是说,让绝大部分中国家庭在城市拥有住房,并不是很难做到!但让绝大部分中国家庭拥有城市住房的同时还拥有乡村豪华别墅,就真的不容易做到了,这超乎了人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