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2022-06-21 22:44:29)
标签:

旅游

游记

杂谈

分类: 原创游记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耦园的大门,简单而坚固的石门框内不是木制的门板,而是用上等的竹片拼制髹漆而成。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细密的交织中把沉涩剔除了,鲜动活泼的生活情趣跃然而出,男耕女织、夫妻和谐的生活气息越发浓厚了。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进门就是个大厅,两侧各有一条长凳。长凳约有3米,专给轿伕和马夫歇息等人时候用的。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天井的门楼上,没有太多的装饰,西边的风穿牡丹,东边的孔雀开屏,除了多了一层富贵气之外,好像和“平泉小隐”也不甚和谐。“平泉”原指唐朝高官李邺侯的别墅,后通指隐居场所;“小隐”则隐于野,说出了园主远离庙堂、浪逐江湖的心愿。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寄情山林,从晋开始一直以来是文人在战争频发、党权争霸、政治主张难以实施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以退为守的内敛的生活方式。桃花源的创造,乌托邦的具像构造,以一种出世的心情去过人世的生活。在城市重文明发达的时代,人力物力叠山理水在家中,坐拥山林的自然美景,同时享受诗文酬唱的风雅。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门厅后面是一个小小的天井。天井的地坪由青砖竖砌,绿色的小草不时顽强地从青砖间钻出来。天井中的那口井想必有些年头了。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砖雕墙门对面是三间硬山顶平房,原是耦园的轿厅。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走进室内,梁上悬挂“偕隐双山”匾额。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该匾意取耦园女主人严永华《双山寓庐》诗句:“偕隐双山间,一廛差可托。”“偕隐”指夫妇双双隐居于此,与“耦园”主题相呼应。“双山”,指轿厅两侧的东花园、西花园。堂上有副篆字联:逍遥於城市而外,仿佛乎山水之间。意思说,在喧闹的城市外逍遥,好像徜徉在山水之间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茶厅”(轿厅)是会见一般客人的地方,所以两边的家具摆设比较简单。只多一个背靠而没有扶手。可见坐在上面的客人身份地位仍然比较卑微。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载酒堂对面门楼上刻有“厚德载福”的温良教训。这是苏州常见的门额,如果你到苏州东山去,可以看到很多人家的门楼上都是这样的门额。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北行进入大厅。载酒堂高大爽洁,大厅巍然,这里原是主人会客、宴聚、议事、仪礼的主要场所。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这里的家具摆设就显得豪华气派,都是清式的红木桌椅,而且座椅的扶手很高,以天然大理石镶嵌靠背,以显示来客的身份、气派。在两边墙上就是“天圆地方”的壁挂。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挂饰上圆下方,都是用大理石镶嵌而成的。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匾额是东花园落成后,沈秉成邀众友庆贺,李鸿裔欣然题写的:东园藻成,同仁燕集斯堂,遂以载酒颜之,盖取唐人东园载酒西园醉涛意也。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在1993年重建之后,王西野先生顺着这层意思,借陆游先生词句“载酒园林,寻常巷陌”,附会成一对联悬挂中堂:东园载酒西园醉,南陌寻花北陌归。虽然是朱门快事,斗酒诗百篇,不是有少了政治侵轧之后才能享受到的彻底的心灵自由吗?这不正是园主孜孜以求的平常里弄里的百姓生活吗?
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
抱柱联上“左壁观园右壁观史,西涧种柳东涧种松”和堂前东西两侧小门的门额“载酒”、“问字”相呼应,这可能是园主规划住宅功能的总体理念吧:东园以宴乐赏景雅聚为主,西园以静修著述藏书为主,承继了苏州古典造园以辉映自然和人文精神的一贯传统。“观之不足”一直是园林审美过程中最大的妙处和难处,寻字外之意,景外之致,才能帮助我们正确领略园林的东方魅力。主人载酒肯定不会为了买醉,实写酒事,虚指酒外之兴。正如欧阳修先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载酒”原来是为了流连山水间,难怪东花园主要观景点取名“山水间”,实至名归,把载酒的谜底揭了。从这一点又再次证明了耦园在设计过程中文人山水的特点,耦园充分体现了园林布局上的因果对应、前后连贯和融会贯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