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一)

标签:
旅游游记杂谈 |
分类: 原创游记 |

耦园位于苏州古城区的最东边,园林占地0.8公顷,是一座三面环河的古典园林。而且南北有两个河埠便于坐船。这些都是在众多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的。耦园始建于清初,原名涉园,为清太守陆锦所筑,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之意。又名“小郁林”。到1874年,由道台沈秉成购买并扩建,因住宅东西两边各有一园,并更名为“耦园”,古时两人耕种称耦,耦与偶相通,意为夫妇俩是一对“佳偶”双双隐居在这里。
1941年,常州实业家刘国钧购得此园后进行整修。1955年,刘国钧将耦园赠给公私合营企业振亚丝织厂为企业资产。1960年,苏州市园林管理处对耦园进行整修管理,1965年5月对外开放。耦园,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品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园位于苏州古城区东,以外城河为界,全园面积270亩,于1979年建成开放。东园的南部就是耦园所在。


茂密的灌木丛是猫咪的乐园,这无意中成了东园一景。


位于东园入口处不远的这座餐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电影《小小得月楼》的拍摄地。

东园是利用蒋园废墟、古城墙遗址和内城河,通过人工改造而成。原内城河挖成宽阔的水面,在绵延的古城遗址上广植花木,构成了以山水为主景观的新型现代园林。西侧河面,南阔北狭,曲折萦回,宽阔平静的湖面令人心静、舒服。

此建筑为“涵碧楼”,悬山二层,灰瓦白墙,前有宽敞的平台,面山濒水,后有曲廊婉转连接,分隔小院,高低错落,景色互异,是品茗赏景佳处。

耦园,保留着苏州古城特有的车船并行的交通、“枕河人家”的水乡建筑特征和浓厚的士大夫私宅特点。

过一小桥,就看到了园外一景,白色的园墙外就是内城河,河中游船来来往往,橹声欸乃依旧。



门外之小桥流水,可在园内乘船游览人家尽枕河之吻水而筑民居风情。此处河水与娄江相连,与耦园有高山流水之偶意。耦园女主人严永华诗:垂柳阴中一苇杭,篷窗瑟瑟水风凉。横塘西曲閒鸥少,输与冰莲十里香。

耦园东入口对面是苏州八大城门之一的相门的古城墙。


耦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走过石桥,里面的石板路很长,环境很幽静。路面扫得很干净,岸上几棵垂柳,斜向河面飘动着柳枝;河边一排不太高的石护栏,可供游客坐下休息,也起安全作用。
前一篇:高义叠翠——苏州天平山(十)完
后一篇:偕隐双山——苏州耦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