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笑话集锦一

(2007-11-21 15:37:54)
标签:

校园生活

教育

尴尬的课堂

   课堂笑话集锦一

    身为老师,每日上课,面对无知少年,有时就得以笑了之或一笑了之,要不然,我们的日子没法过。不信,请看:

    学习诗歌《再别康桥》: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我让学生谈谈对这一节的体会,学生却启而不发,我就给他们描绘说:清澈的潭水里有油油的水草,还有活泼的游鱼

    ——刚讲到这里,有个女生大声嚷到:“啊?鱿鱼,炒鱿鱼吗,老师?”另一男生也几乎同时大声说道:“老师,鱿鱼就是乌贼啊。河里不长这个。”

    还是这节课,我提问了好几个学生,结果理解得都不好,于是打算让本班班长来回答问题。诗的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我提问班长,这节中有没有使用修辞手法啊,这种手法是什么?

    这位上课听讲一向认真的学生很痛快地答到: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我轻轻地叹口气,有些失望,但我不想打断他的思路,接着又问到:你能体会到诗人的何种情感啊?

    这位“先生”接着很自信地说:“这一节体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热爱之情,因为他这时已把自己想像成了康桥的新娘,站在康河边上欣赏着金柳。”

    ——晕吗,你?!

    这天又讲苏轼的《前赤壁赋》,首先着重介绍了苏轼写作这篇的背景。第二段有这样几句: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我提示学生说:古代文人常常把自己心中盼望出现的明君圣主喻为香草美人,希望自己能得到重用,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接着我请一位学生来谈谈这篇文章中苏子唱的这首歌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平日一位特爱发言的男生主动要求发言,他说:“苏东坡夜游赤壁,虽然有朋友作伴,但仍然无法排遣内心的寂寞苦闷,于是他很希望此时此刻能在岸边出现一个美人来陪伴他。”众人起哄……

    ——瞧,这旷世的奇文美文,被糟践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写在感恩节前
后一篇:又近清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