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2023-04-10 13:40:39)
标签:

上海

黄埔

苏州河

苏州河亲水步道

南苏州路

分类: 苏河两岸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苏州河流经中心城区的岸线42公里,黄浦区岸线从外白渡桥到南北高架绵延近3公里,其中,西段(乌镇路桥~成都路桥)岸线长465米,设计主题为“苏河之驿”;中段(乌镇路桥~河南路桥)岸线长1592米,设计主题为“苏河之眸”;东段(外白渡桥~河南路桥)岸线长768米,设计主题为“苏河之门”。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我们从南北高架路、成都路桥出发,终点外白渡桥,由西向东前进。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成都路桥(南北高架路桥)位于静安、黄浦两区交界处,苏州河上最宽的桥,贯通南北高架道路。该桥的宽度为55.5米,荣获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成都路桥旁的九子公园,原来是一个封闭的供小朋友们玩弄堂里的九种游戏的一个公园。公园更新后, 原有与九子相关的活动内容全部保留,并与苏州河边的整个公共空间融为一体。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在九子公园岸边眺望对岸的老建筑是福新面粉一厂旧址位于长安路101号、光复路423号—433号,2005年10月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14年3月重新公布为闸北区(现为静安区)文物保护单位。1913年7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无锡茂新面粉厂浦文汀、王禹卿合作创办福新面粉厂,后改称福新面粉一厂。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九子公园边上的老建筑,现为南苏河创意园,位于南苏州路1305号,原是一座仓库,建于1933年。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前方是新闸桥,苏州河上第一桥。早在明清时代,现新闸桥处东就建有石闸,时间为雍正十三年(1735)。因别于吴淞江上东三里处的“旧闸”,称“新闸”。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过了新闸桥路边的老建筑为八号桥艺术空间又名1908粮仓,位于南苏州路1247号,建筑始建于1908年,原为“中国通商银行第二仓库”,后为民国大亨杜月笙的私家仓库。仓库窗与门大量采用木纹形式,且配以精美的细部设计,屋顶为歇山形式,尽可能地保留了仓库古旧的历史原貌。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位于乌镇路桥西侧的公共亲水平台“飞鸟亭”,因造型酷似飞鸟而得名,是驻足停留的好地方。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继续前行,眼前就是乌镇路桥原为1929年时为方便苏州河两岸货物运输而建造的木桥,于“八.一三”淞沪抗战中曾被日寇损毁,后又有多次重建,现此桥为1999年时建造。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过了乌镇路桥就能看到对岸的四行仓库游船码头,2022年12月15日苏州河游船对市民开放,市民观赏上海母亲河——苏州河的有了全新视角。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继续向东漫步。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对岸墙体上留有弹孔建筑就是著名的四行仓库,全称“四行信托部上海分部仓库”,位于上海市光复路1-21号,是由交通银行(大陆银行)与北四行信托部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兴建的联合仓库(堆栈)。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淞沪会战”,“八百壮士”与日本军队在这里打响了“四行仓库保卫战”。2014年,四行仓库其中的4000多平方米空间被改建成“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四行仓库旁的西藏路桥,俗称新垃圾桥,继老垃圾桥侧垃圾码头的设立,随着租界的扩张,租界内的生活垃圾,也在西藏路桥旁沿岸装船外运,相对于东侧的垃圾桥,这里被人们称为新垃圾桥。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过了西藏路桥路边的老建筑是衍庆里,建于1929年,是上海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英式仓库近代建筑,现为百联时尚中心。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对岸甘肃路口的老建筑是商坊会馆,北苏州路912号,这座建于1907年的三层历史建筑曾是昔日怡和打包厂的旧址。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再过去就是浙江路桥,又名老垃圾桥,因最早的英租界西侧以河南路为界,界内生活垃圾和粪便,自然就被装运到远在华界的浙江路河埠,然后再往外运,此处的桥就被俗称垃圾桥。待西侧430米的西藏路桥建成后(新垃圾桥),改称老垃圾桥。浙江路桥,是世界上硕果仅剩的几座鱼腹式钢桁架结构桥梁之一,被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也是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对岸福建路桥旁的苏河湾万象天地,城市中心区域的大型公园是日常生活的发生地,更是林立高楼间不可多得的休憩之所。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福建路桥也称“老闸桥”,因此地曾建有吴淞江水闸而得名,后来“闸北”的称呼即来源于此。“老闸桥”始建于1864年,原为木桥,后来在1886、1948、1968三年中有过重建或改建,现此桥为2004-2007年期间再次重建。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继续,前方是山西路桥,也称“盆汤弄桥”,因过去山西南路北段多浴池而得名,原桥为1889年时建造的木桥,后因陈旧于1956年被拆除,现此桥为2007年时重建。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快到河南路桥了,对岸桥旁的上海总商会旧址的门楼,位于北苏州路470号,1915年中国第一商会上海总商会搬到了这里,它是近代上海工商业的缩影。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河南路桥也称“三摆渡桥”,始建于1875年,原为木桥,1925年时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历史上的“河南路桥”称呼较多,如因其连接的河南北路旧时曾有吴淞铁路车站的缘故,故此桥又被称为“铁马路桥”或“铁大桥”;又如因桥北堍过去曾有天后宫神庙的原因,故此桥也被称为“天后宫桥”或“天妃宫桥”,现此桥为2007-2009年重建。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过了河南路桥,映入眼帘的就是对岸体积庞大的河滨大楼,大楼为上海单体建筑总面积最大的公寓住宅楼(时称亚洲第一公寓),其“”平面形设计绝无仅有,是上海最早的“水景住宅”。建于1935年,面积5.4万平方米,钢混结构八层(现11层),坐北朝南,现代派风格。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再往前就是四川路桥了,四川路桥也称“里摆渡桥”,此地原来曾先后有过浮桥及工部局于19世纪70年代时建造的木桥,后木桥因损坏或倾斜等原因在19世纪后期曾被多次重建,现此桥为1922年时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因桥北堍有1924年竣工的邮政大楼,故此桥也被称为“邮政局桥”。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位于上海四川北路北苏州路口。建于1924年。楼高4层,地下1层。是全国邮政系统唯一拥有百年历史且建成后一直在使用、并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漫步其中,就如同翻开一部中国邮政史。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再前行,前面的桥梁是乍浦路桥,也称“二摆渡桥”,此地原来曾先后有过传教士文惠廉建造的浮桥及工部局于19世纪70年代时建造的木桥,为侨民前往苏州河北岸的公济医院提供便利。现此桥为1927年时竣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乍浦路桥是众多摄影爱好者眼中的“法师桥”。陆家嘴四件套与外白渡桥、人民英雄纪念碑同框又互不重叠。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虎丘路与南苏州路交汇处的颐中大楼,位于南苏州路175号,是曾经垄断中国烟草市场的英美烟草公司旧址。建于1920年。1919年,由美国烟草公司和英国帝国烟草公司合资组成的英美烟公司在上海投资设立驻华英美烟公司,该公司又于1934年注册成立颐中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故名颐中大楼。三段式对称立面构图,清水红砖外墙带有水平凹槽线条;立面整体为暗红色。外墙有券形连通两层的窗框,窗间墙为白色立面富有强烈的色彩对比。顶部有较深远的挑檐。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虎丘路与南苏州路交汇处另一边的光陆大楼,位于虎丘路146号,建于1925年,1928年竣工,大楼平面为扇形,立面为直线条,装饰派艺术风格。长方形钢窗,下有浮雕图案。4层处勒腰线,顶层设檐脚。顶部建塔楼。里面的光陆大戏院是当时票价最高的影剧院,前期上演欧美戏剧,后期以放电影为主营业务,鲁迅当时经常带着许广平和儿子去光陆大戏院看电影,包括迪士尼动画片。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再向东行走,岸边有一幢别致建筑被称为最美加油站,这个加油站的原址是1948年建的,是上海也是中国最早的加油站。于1948年10月10日正式营业。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该站被命名为第一加油站。如今经过现代化的改扩建后不仅具备加油站功能,二楼还有咖啡馆,兼具滨水公共空间属性。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这个建筑是上海划船总会旧址,于1905年建成。建筑东侧原为船库所在位置,今已不存;西侧的下沉式空间原为游泳池,现改为露天餐厅。1953年,建筑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改为“黄浦游泳池”,成为上海最大的公共游泳池之一,在此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代游泳运动员和赛艇运动员,被誉为“水上摇篮”。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上海划船总会马路对面的新天安堂,又名联合礼拜堂,位于南苏州路107号,1886建成。设计者英国建筑师道达尔,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礼拜堂总体平面呈双十字结构,中间有高达33米的钟塔,曾是苏州河南岸的制高点。呈现出带有乡村风格的哥特复兴式教堂的形象。1890年和1907年,第二、第三届在华传教士大会在上海举行,新天安堂是大会会场。1920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上海新天安堂演讲。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这处亲水空间是利用原吴淞路闸桥拆除后遗留的桥墩,在水泥桥墩之上创造的,也是黄浦段东段“苏河之门”的标志之一。设计团队给这段亭子起名叫“介亭”——介与借谐音,意为借桥墩而生。人的视线因亭子而“抬高”,视野绝妙,摄影师们称这座亭子为苏州河畔“最美拍照点”。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在介亭上俯瞰外滩源的最美花园,以花为媒,以林为调,将划船俱乐部与外白渡桥链接,将悠久船文化历史与生活艺术结合。所有坐凳以海鸥白为基本色调,采用水磨石工艺,异型加工,整体风格既统一又各具特色。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眺望对岸的上海大厦上海大厦位于北苏州路20号。因傍百老汇路(今大名路)顶端,原名百老汇大厦。建于1934年,建筑风格为装饰艺术派与美国现代高层建筑风格相结合。立面为中高两低跌落式构图,从11层起逐层收进,所有顶部沿口均饰以统一的几何形连续装饰图案,轮廓线丰富,是上海高层建筑趋向现代主义风格的早期代表,也是上海地标性建筑。

苏州河亲水步道(11)——苏州河黄浦段
终点外白渡桥就在眼前了,外白渡桥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处,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 。是上海著名地标,多部电影在此取景。
1856年,第一代外白渡桥建成,名为“威尔斯桥”。由英国侨民威尔斯等集资组建的“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投资建造,桥梁为木结构“吊桥”,行人过桥需收取“过桥费”,因在上海用语习惯中,河流上游称之为“里”、下游称之为“外”,且过河需要“摆渡”,故而“威尔斯桥”又被称作“外摆渡桥”。
1876年,第二代外白渡桥建成,因新桥位于“外滩公园(今黄埔公园)”一侧,故此桥也被称为“公园桥”,新桥建成后原本的“过桥费”也随之取消,由此据称“外摆渡桥”也就逐步被传成了“外白渡桥”。
1907年,因通电车需要,外白渡桥拆除重建并沿用至今。

我们的行程到此结束,下一站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