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2023-03-31 20:05:42)
标签:

上海

静安

苏州河

苏州河亲水步道

静安苏河湾

分类: 苏河两岸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苏州河流经中心城区的岸线42公里,静安区岸线长6.3公里,东起河南北路,西至江宁路,其中北岸岸线长4.7公里,南岸岸线长1.6公里,是上海中心城区苏州河滨水核心区段。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位于南北高架桥与河南路桥之间,总长度近2600米。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我们从南北高架附近的梅园路出发,终点河南路桥,由西向东前进。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梅园路西侧为恒丰路桥,恒丰路桥南接石门二路,北连恒丰路,以恒丰路得名。恒丰路桥初为闸北绅商为发展振兴闸北经济所建,俗称“新大桥”,1903-1904年始建时为木桥,后来该桥屡拆屡建,1927年时更名为恒丰路桥,1948年时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现此桥为1987年在原恒丰路桥东侧重建,是苏州河上第一座用悬臂浇筑法施工的桥梁。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梅园路东侧为成都路桥(南北高架路桥),是苏州河上桥面最宽的一座桥,有55.5米,两边还有各3米的人行道。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过了成都路桥,眼前的老建筑就是福新面粉一厂旧址。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福新面粉一厂旧址位于长安路101号、光复路423号—433号,2005年10月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14年3月重新公布为闸北区(现为静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1913年7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无锡茂新面粉厂浦文汀、王禹卿合作创办福新面粉厂,后改称福新面粉一厂。1955年公私合营,1956年与阜丰面粉厂合并,1966年改为上海面粉厂,后又改为上海交电五金公司仓库。
福新面粉一厂占地约1.1万平方米,原主要建筑有厂房一幢、堆栈四所,现存厂房和一所堆栈。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继续向前,前方就是新闸桥,新闸桥始建于1735年,堪称苏州河上第一座桥。自明代隆庆年间应天巡抚海瑞在现福建路桥附近建造水闸后,后于清代雍正年间又在现新闸桥一带再建“新闸”,这也就是后来“老闸”与“新闸”称呼的来历。新闸桥于1999年11至2000年底拆旧重建,重建后的新闸桥,上部为穿过式钢桁架拱形桥,下部为木桩基重力式平台,形似于浙江路桥。新闸桥全长70米,宽16.5米,水中不设墩,53米钢梁直跨对岸,为非机动车人行桥。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对岸的老建筑是现为八号桥艺术空间,又名1908粮仓,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苏州路1247号。建筑始建于1908年,原为“中国通商银行第二仓库”,后为民国大亨杜月笙的私家仓库。仓库窗与门大量采用木纹形式,且配以精美的细部设计,屋顶为歇山形式,尽可能地保留了仓库古旧的历史原貌。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与新闸桥间隔不远是乌镇路桥,乌镇路桥在1929年时为方便苏州河两岸货物运输而建造的木桥,于“八.一三”淞沪抗战中曾被日寇损毁,后又有多次重建,现此桥为1999年时建造。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再过去一幢白色建筑是交通银行总行仓库旧址,位于光复路195号,原为交通银行仓库光二分库,该建筑设计出自当年设计国际饭店的著名犹太设计师乌达克之手,建于1932 年,共4层,总面积12000平方米。现为“四行195文创园”。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接着是四行仓库光三分库旧址位于光复路127号,最早为福源福康钱庄仓库,建造于1931年,三层的砖木混粘土结构,红墙白立柱将整座建筑的外立面装饰的分外靓丽,建筑面积4637平方米。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继续向西就是著名的四行仓库,全称“四行信托部上海分部仓库”,位于上海市光复路21号,是由交通银行(大陆银行)与北四行信托部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兴建的联合仓库(堆栈)。是上海市近现代仓储建筑群中的典型代表,为上海市建筑保护单位优秀近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电影《八佰》就是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上图是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入口。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四行仓库边上就是西藏路桥,原为始建于1899年的木桥,1924年时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也是一座有着众多称呼的桥梁。它因临近垃圾转运码头故被称为“新垃圾桥”(“浙江路桥”也称“老垃圾桥”),又因桥南堍原有“英商自来火房”故也被称作“自来火房桥”。现此桥为2004年时重建。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再走几步眺望对岸的老建筑是衍庆里,建于1929年,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苏州路955号。总建筑面积6233.12平米。这座青砖灰瓦砖木结构的石库门风格仓库,是上海绝无仅有的一幢典型英国式近代建筑,并被评为上海市级优秀历史建筑。现为百联时尚中心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继续向西,前方是怡和打包厂旧址(原商坊会馆)位于北苏州路912号,地理位置属于苏州河沿岸工业遗产密集的历史性区域。建筑高三层,总建筑面积约4700平米。建筑平面成“L”形,西南两翼长约50米,分别面向甘肃路和苏州河。该处被上海市政府公布为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过了甘肃路不远处就是浙江路桥,也称“老垃圾桥”,此桥也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几座鱼腹式钢桁桥之一。
老垃圾桥的由来。由于浙江路桥建成时桥边就是垃圾码头,于是浙江路桥被上海人俗称为“垃圾桥”。几年后,工部局又在今西藏路桥东侧兴建了一座木桥,这座桥同样也在垃圾码头旁边。于是,上海人又把浙江路桥叫作“老垃圾桥”,西藏路桥就被叫作“新垃圾桥”。浙江路桥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建成,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0月改建成鱼腹式简支梁钢桁架桥梁 ,于2015年12月28日经过大修重新通车。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在浙江路桥与福建路桥之间的岸边是苏河湾万象天地(苏河湾中央公园),将公园与城市街区“无界”融合。既承载日常生活,又为城市的建造与发展创造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化繁为简、打破边界、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让苏河湾万象天地成为上海公共空间的新地标。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福建路桥,也称“老闸桥”,因此地曾建有吴淞江水闸而得名(据说明代隆庆年间大清官海瑞在应天巡抚任上时首先在吴淞江下游建闸),后来“闸北”的称呼即来源于此。“老闸桥”始建于1864年,原为木桥,后来在1886、1948、1968三年中有过重建或改建,现此桥为2004-2007年期间再次重建,增添了花岗石护栏与各种古典主义装饰,使得整个桥身更具怀旧气息。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继续向山西路桥前进,山西路桥附近有一座气派的老建筑新泰仓库,位于静安区山西北路77号,建于1920年,是苏州河畔著名的工业遗迹之一。新泰仓库是一幢大体量的中西混合式建筑,该建筑面积6105平方米,共分三层。2004年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现在已变身为一个多元时尚的文化艺术空间。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山西路桥也称“盆汤弄桥”,因过去山西南路北段多浴池而得名,原桥为1889年时建造的木桥,后因陈旧于1956年被拆除,现此桥为2007年时重建。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继续向终点河南路桥行走,上海商会旧址位于北苏州路470号(河南路桥北堍),此处原系清政府出使行辕旧址,近代上海已是个江海之通律的城市,中国派外大使大多从上海港出发,为了保佑海上的安全,仿照闽南渔民建“妈祖庙”或“天后宫”祭神保佑平安的习俗,光绪十年(1884年)在这里征地8000平方米分别建造天后宫和出使行辕。1915年,上海市总商会建址在此。

苏州河亲水步道(10)——静安苏河湾(北岸东段)
终于到达终点河南路桥,河南路桥原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设的渡口,名为三摆渡。清光绪元年(1875年)由工部局建造木桥,名为三摆渡桥。光绪九年(1883年)又将原木桥拆除另建新桥,新桥仍为木结构。因清末桥北新建天后宫一座,故又俗称“天后宫桥”。民国16年(1927年),原木桥拆除,改建一座长64.46米,宽18.2米的3孔混凝土悬臂挂孔桥,并命名为河南路桥。2006年6月,老河南路桥开始拆除重建,新河南路桥于2009年1月19日建成通车,由原来的四车道拓宽至六车道。

我们的行程到此结束,下一站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