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里传来牛奶咖啡《明天你好》那熟悉的歌声,这会让人第一时间想到《念念》,只是《明天你好》更多的是写给同学、朋友或者小伙伴们的,而《念念》则讲述了三个不同年轻人的纠结人生,虽然故事讲述的不太一样。但无非都是一种祭奠,一种向往。祭奠昨天的我们,向往明天的美好。
过去有太多遗憾,我们要学会原谅,原谅那些不美好,原谅那些过往。最值得珍惜的是现在,是未来。这也许正是《念念》最想要表达的东西。这让人不禁突然间想到《超级演说家》里一位姑娘的演讲,她用不太标准的普遍话声嘶力竭的讲述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他对爱人说狠话,说无法被原谅的话,最终伤害了对方,无法原谅,最终被亲人离弃,遗憾无法弥补。现实就是如此,最伤害我们的,恰恰就是最爱我们的人,所以,当我们想要发脾气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克制,学会冷静,学会放松。
《念念》的故事很简单,说的是一个远嫁绿岛的女子,每晚说着自己改编的人鱼童话给一对儿女听,成为面对孤寂生活的唯一凭藉。终于,她带着小女儿离家,来到台北展开新生活,但她的自私选择,却改变了两个兄妹的真实人生。影响到哥哥的,是工作,是恋爱,是幸福。影响到妹妹的,是折磨,是紧绷,是蹂躏。两个都受到同样伤害的年轻人,每过过着最为纠结的生活。而妹妹的男友,同样也被类似的情感困扰着。当三个年轻人各自面对生命的抉择才发现,那些意念中永远无法被原谅的东西,其实真的要该抛弃。张艾嘉用自己最温情的方式诠释了这种“明天你好”,既有特有的台湾情调,又有独特的张艾嘉气质,那种让人念念不忘的过往,那种让人充满期望的美好明天,那种亲情爱情在现实与幻想间对人的感怀,细腻而丰富,复杂而立体。
走得出自己的过往,原谅了过去的不美好,才是对现实生活最大的升华。这让人想到了张艾嘉饰演的一个人物,是在李玉执导的《观音山》中的一个角色,也是一个特别纠结的角色,只是最终遗憾离开。和《念念》有那么一些相似之处,用张艾嘉式的诠释方式解读了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内心。如果说,十年前的张艾嘉还是在走着《20
30
40》浪漫轻喜剧,那么,现如今的张艾嘉,却用了另一种方式来诠释鲜活的现实。毕竟,当代社会面临各种压力的年轻人,需要找到一个出口来缓解内心的压力,要不然,真的会让自己崩溃。而《念念》所要告诉我们的,无非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遗憾总是有的,在自己的意念里,要学会选择。
饰演父亲的陈志朋应该用惊喜来形容吧,很多人都是看到最后的字幕提示才发现他的,而李心洁饰演的母亲,则更形象的表现出了张艾嘉想要的气质,毕竟是一家子。演员阵容给人带来的整体感觉就是接地气,没有特别的跳戏,反倒更能真实的表现故事的节奏。个人很喜欢育美的画,人物总是那么的契合青春的主题。故事的结局比想像中的美,像是心灵修复师,暖暖的,全是感动。
过去有太多不尽如人意,念念不忘的,应该属于美好,而不是遗憾。明天,你好!每天都说给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