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是一部有着浓郁亲情的影片,影片灵感源自一段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这是一部触动灵魂深处的血缘与亲情的交响诗。导演李欣蔓是典型的东北人,所以在诠释这种体裁的时候,显得更真实更有味道一些。而影片通过大都市上海和大东北风情来诠释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就是想告诉我们,其实,爱就是在我们身边,就像影片推荐的那句话一样:一个陌生人告诉我,她才是我最亲最爱的人。通过亲可见,爱有心的博大胸怀,通过情与爱的得到和逝去,通过给予和付出的完美情怀,来打造一种洗礼我们心灵又赋予我们力量的博爱。
如果说任外企高管的陆雪妮(余男饰)是喝咖啡的,那么,农村生母则是吃大蒜的。陆雪妮夜里常常被各种噩梦和过往的经历缠绕。日本母亲的逝世给她的不仅是悲痛,还揭开了她被隐瞒至今的身世。农村生母从天而降打破了她生活的节奏,并充当了她跟儿子步步(邵何之杰)之间密不可分的纽带。当这份淳朴的第二次母爱渐渐被她接受的时候,一份体检报告却告知她们的血缘是场误会,面对职场压力与亲情的缺失,陆雪妮最终选择了大多数人的选择。而这种当喝咖啡与吃大蒜的人相遇,撞击出来的火花不是亲身体验是感受不到的,有时候,爱就是这样,如果不是失去父亲或者母亲的时候,你永远都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但当他们去世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需要时间,而这个时间不是你的年龄,而是他们逝去后的这些时光。虽然吃大蒜的出现在魔都里的国际区是一种笑出带泪的彩,那么,通过吃大蒜的来让喝咖啡的觉醒,这本身就是一种令人欣赏的举措,哪个喝咖啡的天生就喝咖啡,还不都是吃过大蒜的人。是农村来的生母让雪妮找到了最终的本真,而她在职场这么多年的无所谓瞬间被吃大蒜的摧毁,吃大蒜的并不是摧毁她的价值观,而是那仅存的那部分工作中所伪装出来的艰强,撕掉的是面具,给予的是力量。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爱。
记得有一期《非诚勿扰》里的女嘉宾夏俞说过这么一句话:吃大蒜的人和喝咖啡的人永远过不到一起。现在想想,其实,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喜欢吃大蒜也喜欢喝咖啡,当然,这地方并非《亲·爱》的东北,而是巴黎明,因为他们的蒜蓉面包和咖啡都是世界上最棒的。而聊到喜好和艺术,周立波也曾专门写过这样的文字——“喝咖啡与吃大蒜”,大致就是艺术没有什么雅和俗,“海派清口和二人转明明就是两种不同的娱乐形式和文化消费,你喜欢谁就给谁捧场,何必去争论,就像咖啡和大蒜!”当然,还有近期人民日报狠批“跳水娱乐”节目,很多大“V”们反驳说,节目的好坏能不能让观众的摇控器做决定,其实无非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个人比较喜欢这种小情调的艺术片,而导演李欣蔓巧妙的运用自己的家乡和不一样的上海解读了这样一份亲情,而这种亲情不仅有高度,也很接地气,不仅让人看的懂,而且还感同深受。不仅有职场上的风云变幻,还有家庭与亲情的不可或缺,不仅有爱情的过往与深刻反思,更有战争对于人民的那些沉痛伤害。其实,这些,都是最真实的爱,如果没有雪妮日本母亲的抚养,也许就没有后来农村生母的出现,而两个母亲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而不同的风格所要解读的无非就是爱。而这种爱可以穿越时空,可以延续,可以更有希望,同样也包容、大同。喝咖啡与吃大蒜只要不对抗就没有矛盾,结合的好了,还会有种笑中带泪的感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