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都在看《新编辑部故事》,有人说,这是“重口味”的纯粹喜剧,个人觉得,这种“重口味”让“编辑部”真正走入了喜剧web2.0时代。
就拿第13集“碟中谍”来说吧,通过偷拍来演驿现代口味的谍战,突破了无间道的严肃,又让碟中谍变成了家常便饭,在喜剧色彩上,增加了一些新鲜的口味,而在结合时事热点的时候,尽量避免一些无厘头,反倒让人觉得刺激又顺口。这种热会热议话题的植入,让电影剧变成了N个不同的小故事,而每个故事又通过几位演员的诠释,来达到给人观众带来欢乐又带给人思考和启迪,而这本身就是喜剧该给予的新模式。
一开始,我在想,既然是郑晓龙导演的新戏,那应该还要持续消费“甄嬛”,毕竟,在全民消费“甄嬛”的时代,新戏的出现,自然也会借助之前的戏来打造新的焦点,但事实上,《新编辑部故事》从始至终都没有一点点“甄嬛”的影子,比起“甄嬛”的宫廷斗,《新编辑部故事》理现代更和谐,没有你争我斗,也没有生离死别,更没有那种得不到和已失去的爱恨情仇,而都是通过最现代的手法、语言、台词和事件来打造全新的话题。而这,看似比“甄嬛”略显的简单,但这种简单而又直白的表达则让人觉得更难。
同样,为了和老的《编辑部的故事》有所联系,该剧不惜请来了之前的牛大姐继续来客串,这一点还是颇“重口味”的,让老演员来诠释现代台词,有些不搭,但也造成了戏剧的冲突,有一些让人觉得吃惊。而李冬宝一直还未出现,但话题一直都是不断,整部戏还在消费着李冬宝的形象与光头,这一点,其实还蛮“重口味”的,而戈玲不再年轻,却一直还要重复昨天的故事,甚至把老公都带过来演了一次闪恋,这也让人觉得有些冷,似乎没有那么多的新鲜感。虽然剧加了一个“新”字,但还是有很多“老”的故事在其中,在戏剧方面,是彻底将《人间指南》改头换面成了《WWW》,进入了喜剧web2.0时代,但为了照顾老观众,还是略显得有些保守,没有彻底将人物和结构蜕变,抛掉老故事的影子。
“老编辑部故事”针砭时弊、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还将时下流行的喜剧元素一网打尽,而《新编辑部故事》继续延续了这样的风格。就像“碟中谍”里的台词一样,挺有味道,而且不引用网上的段子,还是颇为新颖。
女:“早恋怎么了,早恋怎么了,祝英台和梁山伯不也是同学早恋吗?不也一样被世人传为佳话了吗?”
女:“没想到呀,没想到。当年你那么义薄云天,你如今这么薄情寡义;当年你那么怜香惜玉,如今这么不解风情;当年你那么侠肝义胆,如今你,你……”
袁帅:“哎,当年上学的时候,老师让你以那么和这么造句,你就老得满分。”
比起老故事来,新戏还是有广告植入的,虽然有牛奶、有保险,有快递,还有电子商务。但植入的还比较谨慎,没有像“男人帮”那样的赤裸裸,这一点还是多少照顾到了观众的体验和感受。
黄海波和王千源的加盟,多少还是让人有些意外的,黄海波邪起来,挺抢戏,而王千源的文化范,则让人眼前一亮。陈好让人想到了“粉红女郎”,而她演驿的海龟派的两个面,则让人觉得幽默又特别好玩。井柏然演技有突破,而吕丽萍的一老一新,两部戏一对比,则让人感慨万千!
如果说这是一部“重口味”的喜剧,那可以归结为,延用老演员本身就非常“重口味”,而消费“老角色”,则增加了这种“重口味”的感受。社会热点话题的植入,让情景喜剧的戏剧冲突显得“重口味”十足,而全新的角色,以及经典台词的出现,则让这样的“重口味”更加的时尚和华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