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九日

(2008-05-21 09:35:04)
标签:

情感

    我仍旧在等待奇迹出现,不到最后一个人完全被挖掘出来,我不放弃希望。

    活着的人们,在劫难中余生,我希望有全面、迅速、健康的行动,有长久的关爱,能支持他们走过今后的人生——在漫长的未来,回望会让他们落泪,但愿他们朝前看时,看到的不是荆棘的道路。

     他们将住在哪里?靠什么养活自己?背负的债务如何偿还?应当获得的赔偿如何实现?

     居住的问题似乎比较容易解决,从灾难中走过来的人们,哪怕是简易的帐篷,也能让他们暂且栖身,对中国百姓的忍耐力,我向来不敢低估。

     债务比较头疼,最大的债务就是房贷,这一项若是仍旧需要偿还,我想问的是,那些房产商人,对这些脆弱的房屋是否该承担责任呢?

     就业问题也很头疼,几天之内产生了大量的残疾人,他们今后该如何就业?倘若能够,我希望捐款的一部分能建立几家残疾人福利企业——很多工作需要的是头脑,而非健全的四肢,失去了手足的同胞们完全可以、也应该获得这样的机会。

     健康的人如何就业呢?废墟重建需要时间,在重建之前,据说大量灾民会被安置到其他地方,骤然间增加这么多人,就业状态势必非常严峻,分流灾民,是集中安置还是全省、乃至全国共同安置,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孤儿院和孤老院,不知道会出现多少。也许最好的办法,是设立一项专门的慈善基金,来对孤儿和孤老、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负责。

      重建后的城市和乡村,是否会考虑到残疾人士的需要,建设一个方便残疾人独立生活的无障碍家园呢?

     重建后的城市,将对什么人免费,对什么人减费?

     重建家园的资金,需要多少,从何而来,有多少是公益项目,有多少赢利,有多少暴利?

     可能会有很多人不得不离开四川,去另外的地方寻求谋生的机会。

     其他没有受灾的城市,能否在租房和医疗方面,对灾区来的打工者提供比较友善的帮助?

     其他没有受灾的城市,能否以开明的态度,对工作者的身份、性别、年龄、健康、学历要求不那么苛刻,只要能胜任工作岗位的,无论是否35岁以下、无论是否四肢健全、无论是否本科以上,都能接受?

     ......

    问题真的很多,我只希望,大家的热情不仅仅保持在救援的这段时间,而是仍旧持续坚持下去。

    我希望所有能够承担猛烈剧痛的人们,也能承担漫长的煎熬。

    我更希望我们真的能众志成城,把漫长的煎熬转化为踏踏实实的喜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