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五次方物语
五次方物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24
  • 关注人气:1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芄兰之支

(2008-10-25 20:46:12)
标签:

植物

诗经

萝藦

芄兰

老鼠拉冬瓜

荆条

南蛇藤

网友疏延祥记录了他认识萝藦的“艰苦卓绝”的历程,文中还提到某位老师赠他16字:“经春及秋,为子是求。一朝得解,吾心悠悠”,真是大不易。疏老师之所以认出它来,盖与《诗经植物图鉴》有关,这本书我下载已久,随即置之硬盘深处,几乎忘却了。但我识得萝藦,亦缘于《诗经》。呵呵,好歹算个隔三差五装装风雅的“文化人”嘛。
芄兰之支
这是以前拍的,如图所示,那个几乎绞杀了益母草(西勾植物志上说,益母草顶部叶子不裂,而细叶益母草顶部叶子也裂,故我认为这是前者)的藤本植物就是了。这玩意儿野地里俯拾皆是,我注意它很久了,但一直没摸着门道。直至某天我漫无目的地浏览CVH图库,正好看见萝藦科,猛地里想起《诗经.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这是百度来的,我背不住这么多,“芄兰之支”倒还有印象。

重要的是,我还记得释文里说,所谓“芄兰”即指“萝藦”,虽然二者之于我都是一样的陌生,但“萝藦”这个似乎带有禅意的名字我还是记住了。在CVH上不期而遇,使得我好奇心大盛,点击一看,实在太熟悉了,茎叶皆似,断处还有白色液汁,原来这就是萝藦啊。但很奇怪,尽管我刻意搜寻,不知拽断了多少,却从未见过它开花,就算花期过了你总得结果吧?也没有。我简直有点怀疑,难道这里的萝藦都是不孕不育的么?或者,这干脆就不是萝藦?
芄兰之支
今天我“撞大运”了。值班无聊,晚饭前外出散步,于不经意间瞥见了“芄兰之支”,真是你想找它偏偏找不着,不想找它自己蹦出来了。而且旁边的萝藦皆未挂果,还真是“孤独一枝”。遂急速折回,拿了相机“立此存照”。如上图,与其说形如宝塔,不如说状似羊角......好像有点胖了。

正是“一朝得解,吾心悠悠”,一天烦闷为之顿消,于是继续朝草丛进发。真有新鲜货又冒出来了,如下图:
芄兰之支
叶子已现枯黄之兆,想找一苍翠欲滴的来拍,未遂,但这小果却珠圆玉润煞是可爱。有关资料我早已看过,估计这就是葫芦科的盒子草。一直想找找儿时的玩物马泡瓜,倒先碰上了它的远房兄弟,马泡瓜可没有这么圆。更正:这不是盒子草,是马[瓜@交]儿属的马[瓜@交]儿。
芄兰之支
趁着夕阳还未西沉晚饭亦未做得,继续向犄角旮旯前行。又得图片如下:
芄兰之支
这个貌似以前曾拍过的马鞭草科黄荆(点击这里,鉴定由碧岛主给出),但是它的叶子却有点诡异。
芄兰之支
掌状复叶没问题,5小叶也没问题,揪一把揉碎,气味也没问题,可我记得以前那个小叶是全缘的啊。查《中国植物志》:全缘或每边有少数粗锯齿......粗锯齿,好像也勉强说得过去。但《中国植物志》又说,黄荆产于长江以南,北达秦岭淮河,看来这是多年以前的调查结果了。

最后,碰到一木质藤本,这是已无处可缠的一枝。仅有枝叶,怕是不大好认,是不是藤构?那好像也是南方才有的东西。如图:
芄兰之支
碧岛主说它是卫矛科南蛇藤,它就一定是南蛇藤。我找到了它的果实。
芄兰之支

补充:孙思邈说,去家千里,勿食萝藦枸杞,盖此两物“强阳道,资阴气速疾也”,说白了就是可作“春药”,而且见效神速。果如此,去家千里而又未有夫人随驾,吃了是要出问题滴!有这么神?

如今我不大妄谈中医了,态度却顽固如昔,总体上还是不信。但中医理论固然虚妄,若要对中药一概否定似乎也缺乏科学精神。枸杞我吃过,枸杞酒也喝过,有人说可达“坐立不安”之程度,而我却始终如一汪死水波澜不兴,也许这玩意儿是信则灵吧----那简直是一定的,因为据其提供的见效时间来看,连排空阶段还远未结束,那实在太也“神速”了。那么,萝藦如何呢?这我可不想以身验药,虽未“去家千里”,但今儿我值班,万一有效我可找谁去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