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25、我的养生“大”计

标签:
环珮空归梅子情感养生 |
分类: 独坐幽篁(偶尔装模作样) |
《常州日报》2014.9.4,玩世有恭 专栏
文/环珮空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养生起来。比如喝口茶吧,刚端起茶杯,就有人对你娓娓道来“绿茶的八大养生功效”,抗衰老降血脂防龋齿抑癌症,连妇女最在意的美白防紫外线功能都有。于是,这口茶就等同于万能膏药,一贴治百病。吃口菜,刚夹起菠菜,就有人提醒你能防止皮炎,还有莲藕活血、芹菜祛痰……总之这口菜你吃得聒噪。更别提受“养生鸡汤”影响最大的微信圈了,里面成天在转发《五种人注定得癌症》、《生吃番茄有毒》等等所谓的养生科普。
刚开始,还有人拉科学传播组织“松鼠学会”里的专业人士出来辟谣,但养生主义实在太猖獗了,很多人又怀着“宁信其有”的心态来尊崇,把辟谣组累成肌无力了也阻止不了。于是,各路养生大师依旧活跃在各个角落,见缝插针地给饱暖后的人们指导长寿之道。
当然,不养生肯定是不行的。比如我,患上了白领的洋气病“过劳症”,这几天就在医院里蹲点挂瓶,满手的针眼和筛子眼一样。但过于养生肯定也不行,隔床就躺着一位八十多的大娘,神情痛苦,一问才知,还在坚持用醋泡黑豆补肾,结果消化系统出毛病了。老人家是年龄大辨识不清了,但这些养生大师你缺德不?你是想把老人家整成《红楼梦》中东府二老爷“肚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得紫绛皴裂”的样子吧。更有一些电视电台假扮专家、医生等角色做虚假药品和器械广告,诱导老年人购买。
窃以为养生是我家老爷子“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之类的古训,有一定科学道理又不费几毛钱。但养生二字一到BOSS级的有钱阶级手里,就变得过犹不及起来。比如晋孝武帝的“昼动夜静”法,大冬天,白天穿五六层绢衣,晚上卧加厚被褥。一看就是出舆入辇之流,要是平头百姓早冻成冰了。而明嘉靖帝呢,勒令宫女收集晨露服丹,这可是三更起五更眠的苦活儿,更荒唐的是他还用药催宫女经血炼丹,妄图长生不老,为此好多宫女失血过多送命。——彼时的养生已走到拿命换的地步。
到了咱这代,曾被张大师和李道长之流“普度”过的信徒据说已济济一堂了。而他们的“仙方”,从绿豆包治百病到生吃泥鳅,从通电疗法到辟谷,从翻了三倍的绿豆到万把块几天的养生营训练,更是将收入不等的各阶层一网打尽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些属于夸大其词,比如绿豆汤,尚可原谅。但有些是荒诞不经的,比如生吃泥鳅、辟谷等却一样受到追捧。为什么?
因为“可人儿”的功效。各路“养生大师”自然是可恶之人,神叨叨配出点食谱方也还罢了,怎么连杂技魔术也算养生神功了。各种炒作团队是可耻之人,那是人家拿了银子等着分赃,那就使劲瞎说吧也算恪尽职守了。剩下的就是咱盲从群众了,中医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一窍不通呢,就敢拿自己当小白鼠使。
那么养生到底是什么,庄子认为,“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就是说顺应自然之道,你的生活和生命就齐活了。个人认为程序为:健身+养生。健身是对皮囊的锤炼,养生是对心态的淬炼。要根据自然规律,因人而异。不得急功近利,不可走捷径。更不能有嘉靖帝的妄想。在饮食上,建议参考一位营养学家的食谱原则“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蔬菜充足,油盐偏少,食材天然”,足矣。而我这种过劳族,更要调整人生目标,根据自己能承受的生理规律来选择工作,远离体能透支,尽量做到三餐正常、睡眠充足。
以上为不才在挂瓶期间的肺腑之言。挂瓶一结束,我就翻到一条新闻,有人和歹徒搏斗,牙齿被拽落三枚。向英雄致敬之余我当即为自己量身定制一套体操:每日静躺,叩齿三百。惊闻此养生大计,列位兄台都尊称我为八戒。
咳咳,据说这可是名医孙思邈的养生秘笈,你们个没文化的。
前一篇:乐享24、APP统治人类
后一篇:@乐享26、专业毒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