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5、绣花针,穿罗径。

标签:
环珮空归十字绣情感 |
分类: 独坐幽篁(偶尔装模作样) |
文/环珮空归
《红楼梦》第五回:“因看房内瑶琴、宝鼎、古画、新诗,无所不有;更喜窗下亦有唾绒,奁间时渍粉污。”这是宝玉看到的太虚闺房一角。古代女子刺绣时,停针换线,咬断线头,随口吐出的,就是“唾绒”。宝玉喜清雅摆设,但更喜的是带着烟火气的女儿痕迹。这口口水便是。
不过四大名绣却不是寻常女子拿来消遣的营生,其针法、配色、构图都有严格讲究。把爱情都变成快餐的现代人,哪里有这个机巧和时间?后工业时代的手工制品却因此走俏,比如老绣制品。这也是女文青的标配之一,在下自然不能免俗。扼腕的是,除了老妻,所有带“老”字的玩意儿都在节节升值。拍遍阑干,也狠不下心斥资购买老绣包的我,决心自绣一个。
首先需要一个“素”帆布包作底子。所谓素,指无任何装饰品,即印花、闪亮针扣、仿皮之类有工业气息的东西一概不能有。还需要背包前脸平整干净,不能有零碎袋子,用来缝绣品。总之,该包要集端方和流浪气质于一体。在此指导思想下,我把全城大小店铺溜达了个遍,可这素面的包就像天然的美女一样,可遇而不可求。而设计师们为了凸显女包的性别特征,恨不得把蕾丝、毛绒、链条、花边都抡上。踏破铁鞋,终于觅到一个黑帆布包,足够素,足够硬朗,足够密实。
在此,要感谢发明十字绣的先辈们,是他们让我轻易就能摆一把绣花的幽贞范儿。其实,若论十字绣的发展史,不过是走了一道出口转内销的路线。据资料显示,起源于唐宋的黄梅挑花绣,以十字交叉针法为主,因其简单悦目,十四世纪经土耳其传入欧洲,二十世纪又经日韩荣归故里。
就近拐进了一家小店。我这种客户,属于熟知“文艺必备品=银镯+绣花,文艺必备色=孔雀蓝+佛教红”配置的。难的是,店小货不全,热门的《八骏图》、《富贵牡丹》倒是不少。在尺寸和花色的高难度要求下,选出了《蓝色妖姬》。于是,接下来的整整半个月的夜晚,我都是就着电视剧的声音,瞄一眼图,默算好下一针的经纬度,再扎一针绣布。像书法家一样,从右上起笔,一鼓作气绣到了左下。事倍功半地花了别人十倍的力气。也闹出过笑话,比如搭十字要求一顺,即所有十字都左线搭右线或右线搭左线,我绣糊涂了就搭个八字眉。
水溶笔、穿针器等,我都没买。估计是挑选时太老道,店主以为是老手,没推荐。不过一分钱可难倒英雄汉,却难不倒在下。事实上,眉剪因其精致小巧,且刀尖上挑,更适用。而穿线,在我攒了一嘴唾绒都不得其所时,隔壁的姑娘徐徐拔下自己一根头发,对折,夹住绣线,轻松穿过针眼。鉴于我的发量稀少,她怕我绣不完就被拔成师太,帮我从废电线中抽了一根铜丝,替代了穿针器。
扫尾工程包括,另配了黑线把所有剩下的格子都填满,用浅蓝给整个画面打了双边,把多余的布裁下,绣了两副小背带垫。
没想到又遇到困难,绣品缝不到帆布包上。裁缝铺说帆布摞绣布太厚,缝纫机针头扎不进。修鞋匠说背包的构造不能用修鞋架钉。
难道要功亏一篑?我拍着自己肩膀说:妹子你行!
先用大针脚固定好绣品位置,再换缝纫针,戴上顶针,里一针外一针地扎。婆姨们纳鞋底子都没我这么咬牙切齿吧。历尽艰辛,我还真缝上了。
最后的边角料,被我设计成了一挂十字绣项链。三个小菱形双面绣一字排开,内充的珍珠棉是从一个脏布狗里揪出来的,做间隔的木头珠子是一串被遗弃的手链上拆下来的。你看,随心随意,处处都是风景。
“绣花针,穿罗径,胭脂水粉,满室桃花幸”,说的是一个绣花女子思春的情形。到了我这把年纪,思春一念已退居二线,只是无论职场还是生活,都要求我们如钢铁战士般刀枪不入,时间久了,内心深处,还是希望有一个地方,有午后的阳光,有桂花的香气,有我,安心绣一尾鱼。在柔情似水中,一抬头,五百年。
至于这个绣包,它耐脏耐摔,可当麻袋当坐垫。耐看讨喜,一路被很多姑娘追问来历。我背着它,看过很多地方的云,走过很多地方的桥,喝过很多地方的酒,也遇到过正当好年华的男子。
《红楼梦》第五回:“因看房内瑶琴、宝鼎、古画、新诗,无所不有;更喜窗下亦有唾绒,奁间时渍粉污。”这是宝玉看到的太虚闺房一角。古代女子刺绣时,停针换线,咬断线头,随口吐出的,就是“唾绒”。宝玉喜清雅摆设,但更喜的是带着烟火气的女儿痕迹。这口口水便是。
不过四大名绣却不是寻常女子拿来消遣的营生手段,其针法、配色、构图都有严格讲究。把爱情都变成快餐的现代人,哪里有这个机巧和时间?后工业时代的手工制品却因此走俏,比如老绣制品。这也是女文青的标配之一,在下自然不能免俗。扼腕的是,除了老妻,所有带“老”字的玩意儿都在节节升值。拍遍阑干,也狠不下心斥资购买老绣包的我,决心自绣一个。
首先需要一个素帆布包作底子。所谓“素”,指无任何装饰品,我把全城大小店铺溜达了个遍,可这素面的包就像天然的美女一样,可遇而不可求。而设计师们为了凸显女包的性别特征,恨不得把蕾丝、毛绒、链条、花边都抡上。踏破铁鞋,终于觅到一个黑帆布包,足够素,足够硬朗,足够密实。
在此,要感谢发明十字绣的先辈们,是他们让我轻易就能摆一把绣花的幽贞范儿。其实,若论十字绣的发展史,不过是走了一道出口转内销的路线。据资料显示,起源于唐宋的黄梅挑花绣,以十字交叉针法为主,因其简单悦目,十四世纪经土耳其传入欧洲,二十世纪又经日韩荣归故里。
接下来的整整半个月的夜晚,我都是就着电视剧的声音,瞄一眼图,默算好下一针的经纬度,再扎一针绣布。像书法家一样,从右上起笔,一鼓作气绣到了左下。也闹出过笑话,比如搭十字要求一顺,即所有十字都左线搭右线或右线搭左线,我绣糊涂了就搭个八字眉。而穿线,在我攒了一嘴唾绒都不得其所时,隔壁的姑娘徐徐拔下自己一根头发,对折,夹住绣线,轻松穿过针眼。鉴于我的发量稀少,她怕我绣不完就被拔成师太,帮我从废电线中抽了一根铜丝,替代了穿针器。
扫尾工程包括:另配了黑线把所有剩下的格子都填满,用浅蓝给整个画面打了双边,把多余的布裁下,绣了两副小背带垫。
没想到又遇到困难,绣品缝不到帆布包上。裁缝铺说帆布摞绣布太厚,缝纫机针头扎不进。修鞋匠说背包的构造不能用修鞋架钉。
难道要功亏一篑?我拍着自己肩膀说:“妹子你行!”
先用大针脚固定好绣品位置,再换缝纫针,戴上顶针,里一针外一针地扎。婆姨们纳鞋底子都没我这么咬牙切齿吧。历尽艰辛,我还真缝上了。
最后的边角料,被我设计成了一挂十字绣项链。三个小菱形双面绣一字排开,内充的珍珠棉是从一个脏布狗玩具里揪出来的,做间隔的木头珠子是一串被遗弃的手链上拆下来的。你看,随心随欲,处处都是风景。
“绣花针,穿罗径,胭脂水粉,满室桃花幸”,说的是一个绣花女子思春的情形。到了我这把年纪,思春一念已退居二线,只是无论职场还是生活,都要求我们如钢铁战士般刀枪不入。时间久了,内心深处,还是希望有一个地方,有午后的阳光,有鲜花的香气,有我,安心绣一尾鱼。在柔情似水中,一抬头,五百年。
至于这个绣包,它耐脏耐摔,可当麻袋当坐垫。耐看讨喜,一路被很多姑娘追问来历。我背着它,看过很多地方的云,走过很多地方的桥,喝过很多地方的酒,也遇到过正当好年华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