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环珮空归梅子锦旗情感 |
分类: 独坐幽篁(偶尔装模作样) |
那天,一个朋友茫然地问,拾了个钱包,送了面锦旗,好人真不多了吗?我瞬间被电击,好人多寡咱先不论,为了个钱包送锦旗的可真不多。我追问,钱包里有重要物品?答,BV的。——这更奇怪了,奢侈品用户还有这朴素行为?
而今,锦旗这种宏大又不实用的玩意,一般都是奖励团体的。并且至少得有“除暴安良、妙手回春”之类的高端事件发生。比如前段子的故宫失窃案告破后的锦旗。不过最常见的还是小诊所自己定制的一墙江湖骗术。除此,锦旗还真识趣地退出了市面。
肯定是失主有问题。果然,说是个中年妇女。我终于释然。这个年纪的人被“锦旗盛世”烙过:单位常年有各种锦旗收获,平时动辄表扬信先行。这就叫时代烙印。时代烙印是种标签,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分流下岗靠自己,不找市长找市场”等口号,寥寥数语就点明了事件特征。经过的人,再改头换面地包装,骨子里的烙印还是会不经意间流露。
至于我,曾经走在锦旗时代的末端。记得小学时参加歌咏比赛,大家辛苦嗷嗷一月,得了个二等奖。音乐老师捧着锦旗,满是寥落和不甘。静默了一会,她挥手撕去“二”上的一横,名次当即改变。她郑重地告诉我们,在她眼里我们就是第一。年幼的我替她担心好久,生怕这种自欺欺人被揭穿。后来那面锦旗一直挂着,但没被再提起。也许这种荣耀对外人来说是不足道的。
到中学时,班长认为我们该有封被送达校长办公室的表扬信。于是,星期天她策动我们扛着笤帚端着脸盆行军十里到达火车站候车厅,扫洗擦,又冷又饿又累。收拾完毕后她去交涉,对方答应给写表扬信。我们当即倾倒于她的精明能干。但这封信打了水漂。我们也没敢提起这件事。年少的我们觉得这种作弊行为本来就是该受到惩罚的,没人想到去责怪火车站的敷衍和失信。
以上足以说明,当年我们对荣耀的追求有多么火热。现在,随手之举或刻意为之的好人好事还在做,但没人觉得必须去用一纸证书来证明了。而神圣的锦旗也带上了戏谑之味。
可锦旗到底是造福过我的。当时有个手巧的女邻居,在单位处理积年锦旗时,购置了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揭去不粘胶、小刀刮去痕迹、裁剪缝制后,暗红的金丝绒、平绒窗帘布、沙发套雍容华贵地出现了。好心的她用布头给我裁剪了条一步裙,行走间金丝闪动,煞是美妙。搭配白衬衫穿时,我尽量端庄地像个巾帼少女。但是侧着光,你会看到“先进集体”这四个字的隐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