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幽暗的岁月。
(2009-10-09 19:26:28)
标签:
环珮空归梅子情感银川 |
分类: 梅眼横飞(允许片刻挽留) |
文/环珮空归
整个七月八月,我都以为自己会出现在丽江。蛐蛐在那里驻扎了有半年了吧,据她吹嘘,客栈乌泱泱全住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特立独行的男女,酒也混到可用店员价购得,还时而会自发烤个猪啊羊啊。还有卖天价手工民族风服饰的拉姆姑娘的老窝也在那里,她有好多只猫,其中一只刚吃了老鼠就敢于和她接吻。后来直到高大肥美(她不会看到这个词吧)的小嫣在那里开始表演悬崖绳降——对于她冒充空降兵的勇猛照我柔弱的指出,匍匐在地仰拍两米的坡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嘛……
好吧好吧,我没提到一句丽江的茶马古道泸沽湖束河香格里拉。这些地方固然对我有吸引力,但对于一个蔫巴巴往往从甲地到乙地就为了睡懒觉的游者来说,它们都是背景音乐,我想看到的只是活色生香的人。我不知道一生可以错过多少人,但至少不要丢了可以一次性围观两人以上的机会。我查了机票甚至去代购点问了个七荤八素,但最后,我出现的地方是银川。
1异乡的蓝莲花们
9月4号傍晚,我们从鼓楼的十米远处横过马路,传说中“挑檐飞脊,高耸秀丽”的鼓楼上已是星星点灯,不得入。不远处的人行道上,散落着按摩师傅们,他们吆喝着,拦住路人殷勤询问。凳子上也有赏脸的,卷起汗衫露出脊背任人搓拿。可是,纵使生意难做,纵使我已丧失黄花闺女的资格,也不能当众露出美丽的蝴蝶骨春光乍现吧,只好恳切的拒绝了师傅们的手艺。十块钱一位,十块钱一位。他们在有组织有技术的赚着辛苦钱。
有人去路对面灯火通明的银行ATM机上取款,我抖抖索索的在提前到来的秋风中等候,恍惚极了。不超过三车道的小街,不肯绝迹的果皮纸屑,寻常打扮的行人,还有开始绵软而下的细雨,哪里像异乡?只怕拐角处会突然出现个妇女,喊我一嗓子,梅子,回家吃饭。身后却突然有了大动静,“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猛回头,暗暗的店灯余光下,地上有把吉他盒子,里面已经有些杂乱的整钞零钞在当钱托儿了。
而那个小青年。
他不是卖唱为生的流浪艺人,虽然他摆出了类似的谱儿。一样的斜背着吉他,一样的乱发,一样的清瘦,可是他周围有音箱,电线迤迤逦逦九曲十八弯的转进了临街的店面,还有一张不知是何用处的高脚桌。那让他有别于地铁站里的沧桑艺人,也让我的自怨自艾立马消失殆尽。有闪光灯扑闪,他更卖力的招呼着。我迅速的把优势位置让给举着相机的人,头也不回的捂着钱包继续游荡。
“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
哈哈。我边走边笑直到脸上有了雨点。曾幻想,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打着拍子边走边唱的感觉。朋友说,踏歌行陌路,她也有过。可是眼神这样的痴,他们会不会唯恐避而不及,报告给疯人院。这种事,我只在九寨沟的老林里做过。沿最深的那条栈道,走几里都不会遇见活人,尽可大喊大叫大声发单音学动物鸣叫再加上霹霹雳雳的肢体动作。
2冰点下的生存
他们嘟嘟囔囔抄着二千块赶来,他们有一张公务卡可供挥霍,但每天只能取出这么点儿,这是猝不及防的。好在啊,这是银川,不是刚上榜的十大购物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哥本哈根。哥们省着花呗,忽忽,别看我,穷人一枚带着大子十枚就敢行路了。住大通铺啊吃带着猪毛的肉掰开馒头没蒸熟啊都下了肚(暗语:我奶妈哭了)。
往后的日子里,我们每天不论几点入眠都尽早的爬起床好赶上自助早餐:人手一个鸡蛋,同质不同形的三两样辣咸菜,唯一可取的是糯米粥,只是冷得够扎心扎胆了。吃嘛,交了钱的。像兽一样的埋头于盘间。至于淋浴,因伪劣阀门,水温忽而似滚油锅忽而似下冰窖,搞得卫生间里的姑娘high点频出尖叫连连。洗嘛,出了钱的。勇闯夺命岛,我冒着憋了一卫生间还在不断往外涌的雾气就进去了。
好烫~我在桑拿~好冷~我在冬泳~
你们遭遇了近十年都不会出现的连阴天和冷空气,一位裹着金线纱巾的妇女用同情+严肃的语气告诉我们。唔,人算不如天算。寒号鸟们趁夜潜到附近的商场买御寒服了,不差钱的将八百的衬衣五百的Tee上千的名牌运动衣夹回来了——快来看藏私房钱的主儿。嗯,咱不带嫉妒的,咱不买,我翻出旗袍领半袖阿卡麂皮绒黑披肩牛仔裤没款没型的套好。
好恨,满满一行李箱的裙子热裤纱巾拖鞋太阳帽防晒霜都不能秀出来。反季节秀过一次,大好的白嫩脚丫当即被蚊子围攻成了蒙古包。
电瓶车上我边孔乙己式的袖着手以保持热量不流失,边盯着咫尺的对座上的男士那异常鲜亮的红唇——竟冻成了新娘红……终于有怜香惜玉的人出现了,鼓着伞替我挡风,谢谢了。在游轮上,我船娘般热情的向陌生清秀男招手,来这里坐来这里坐。待他稳坐钓鱼台后,我善良的告诉他,有你挡风真好。
这是明长城……遗址?我们结结巴巴地问。
导游的即兴点,没攻略过,想象中是巨石垒就,即便风吹日晒也该有点威严度的,到底是为了防守蒙古鞑靼和瓦剌这等强悍部落的。可放眼望去,除了半拉子黄土墙还是半拉子黄土墙。不过,其实是用土和沙砾夯筑而成。是从大巴上跳下来被寒气冻得直跺脚的我们,没心情细细儿看而已——不考古还真觉得没啥看头。
宁夏旅游局宣传有道。远奔而来的山西人民也因此笑逐颜开,原来咱本地好多土堆庙宇陡坡山头都能扎巴扎巴包装成著名景点嘛。
3一方水土养一方石
她一边啃着硕大的桃子,一边拎起那块石头问,怎么,不打算带回去了么。
正忙着一趟趟将柜子里的衣服折叠好,将鞋子放进鞋套,将洗漱用品归并好的我,从她手中接过石头。……若是珠宝的话,我当即要报警的,这这这,哪里是从贺兰山上捡回来的那块,陌生的很哪。
大雨冲刷下的贺兰山,像妇女河边洗衣用的石头垒就而成,清冷,干净,不拖泥带水。一样的瘦瘠,却和我们太行山那种草稀树低的荒芜大不一样,它不算高大,青石错落叠加的过于随意,让人害怕,怕它起了黑心,大大的一块就滚落下来——实在是看不到用什么黏合在一起的。太行山有土有野草拽拉着,它什么也没有!
小河注了雨水,跑的更欢了。我们举着伞,搂着背包,艰难的蹲在河边捡石头,它会不会被游人捡得精光?我有点怯这个的,光脊梁的河清冷了,却没看头了。要不,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河水挟持着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过来?我内心纠结的环保着,他们都有收获了,来赶我一起走,我慌得很,顺手从脚底捞起了指甲大的一块发紫的,和鸡蛋大的一块发绿的。
好奇怪呢。紫色很深,石面也光滑。绿色的有点淡,但是粗糙的很。两块对滑,有划痕,说明硬度不够大。鹅蛋大的那块我准备当回家磨磨刷点清油当镇纸——我真省,且我不练书法,镇哪门子纸。
现在,不过隔了一夜而已,鸡蛋大的那块就灰蒙蒙了,点绿不存,和家乡河边的鹅卵石无二致,紫的倒是没褪,但也失去了水灵。
贺兰山的水养荷兰山的石,这绿这紫是水色。它们终于没被我当成镇纸,留在了贺兰山的周围。
他们不死心,还是想带方贺兰砚回去,资料说它质地细腻存墨护毫,清末有“一端二歙三贺兰”的说法。在淘宝也查过,这砚台没个千儿八百下不来。何况,我们不识货。
他们整晚整晚的出去找,又冷又有雨,我是服气的。呃,这么重,这么贵,合起来倒是“贵重”。随着去了一次,本着想找点贺兰石的配件买来玩的。线穿的镯子很好看,郁郁的古,青色混杂有别色,价格又便宜,但是喜欢真金白银的就算了。它就是一瓦当货,可惜当时零钱不够,只带了两串,回家即被朋友抢走。
他们终于得了手。精致的硬木盒子,沉甸甸的石料。雕刻着松木寿星,摸着果然细密,腻滑。价格却也公道,是平常的一半。有人也得了印章的料。我没买。恨不会挥毫山水,印到哪里呢。小时候哥哥姐姐们倒是喜欢给我用几毛几块钱刻个章,写上我名字,哄我高兴,我就将满作业本印得鲜红一片。
……我个俗人。倒是给自己买了漂亮的报童款羊皮帽子,配我这长脸顶合适,就是怕过于新潮吓到人。羊皮小围巾也蛮好看,机场价翻了四倍多。但是作为一个牧羊城,没有深加工此类产品。羊毛马甲,款式单一,适合六十以上老太太。大多数的羊毛围巾,披上冷不丁像看到了金兀术。就是这帽子,也是这一家款式多,但店主说,货从外地进的。
这点仿了我们山西,卖卖原材料,粗皮拉糙,也赚不了几个钱,经济也上不去。
4穿过幽暗的岁月
未完……明儿接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