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环珮空归梅子灾后建议杂谈 |
分类: 闲言碎语(纯粹呷凉白开) |
赈灾信息整合网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专业的赈灾信息整合网站
“5.12”的突如其来,其造成的毁灭性灾害有目共睹。大家对灾后救助、遇难者遗体处理、疫情防治、孤寡残及灾民安置、灾后重建等问题的关注度也是空前的。最近,对于救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讨论和献计献策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无论结果怎样,我们都需要建力一个专门的专业的网站,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将来任何国家和地区出现不可避免的灾难提供迅即、有力的帮助。
网站基本上分为三个类别:
一、培训教程的整合
这是保障生命的关键一课。
首先,要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对灾难的预防、逃生技巧的关键要领进行讲解,让受灾者在第一时间有正确的求生反应。比如接受权威部门的正确信息、灾后多长时间为逃生有效期,哪种逃生方式是有危险的哪种是正确的,逃生后对伤口的简单处理等。此次灾后网络上关于此类信息不少,只需要进行收集与整理即可。
其次,要有灾难志愿者培训课程。目前此类讲解甚少,而灾后他们的迅速集结,能为正规救援队伍的到来争取到时间,能抢救出形势较缓和的部分伤员,他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他们多数并不了解如何对遇险者进行有效的救助,不了解救助过程中如何自我保护。不能用正确的方式救助,会加重遇险者的痛苦并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不仅会危及志愿者生命,还会将不小心感染的病菌带给更多的伤者,造成交叉感染。
还有一些志愿者从事的是内务类的工作。比如维持秩序,食品分发、帐篷搭建、人员疏散等,这其中也有一定的经验可以交流。此类信息的发布也能让热情的志愿者不再每次都从头摸索,且对援助中出现的不同事件的处理能有个参考意见。
以上两项教程确实不仅需要讲解也需要现场演习。但是当演习课程不能大范围推广时,平时的书面学习与积累也能起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政策法规的整合
这也是广大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救助过程中,往往要涉及一些法律法规。比如国家应急预案体系中的一些法规,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其中有《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再比如救援组成、救援设备与救援出动人数等信息中属于公民有权知晓的部分。
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其宗旨为: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对服务作用。
其实,不光政府部门应该在行政主页内公布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法律法规和行政作为,各行各业也应各司其职。可能他们已普遍建立了信息网,在其内公布属于自己的一份。但是,灾难总是猝不及防的,特别是重大灾难面前,我们大多数人无法迅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有些规定甚至能引起误会或者不满。比如“原先经民政部批准红十字会可以在捐赠中提留10%作为机构运作经费(来源于全景网>新闻频道>国内财经)”这条规定,若处理不及时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对这些信息中涉及到赈灾部分的内容的整合也很重要。且其中一些不合理的条例,经过讨论和复议应予以修改。
引起大家关注的还有募捐资金和物质的流向。比如红十字会要定期发布募捐资金额、救灾物质的采购单等情况。透明化是关键词。在透明化的同时,其实还提高了这些部门的诚信度。
募捐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理念也要明文纠正,比如“在本次抗震救灾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名义及其它帐号在网上开展募捐活动和接收捐款,凡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名义和其它帐号开展的网上募捐活动,均属非法行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对此将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来源于搜狐红十字会答疑)”这条,需放在募捐专题中显眼的位置,以打击浑水摸鱼者。并给大家的募捐提供一个永久的有效的帐号。
还有遇难者遗体的管理,包括遗体辨认和掩埋程序、境外人员遗体处理方式等。
卫生防疫。包括灾区人民的饮食安全,居住地点的选择,垃圾、小动物尸体的处理与消杀药品的大面积喷洒等中的注意事项。
灾后群众的心理治疗。特别是针对孩子们的心理干预提供的一些治疗方法。
临时居住点的安置。临时安置房的构造,使用方法,配套设施等。
其它的,还有灾后身份证办理、还贷困难者的申请、重建中放贷优惠、遇难者的存款证券领取等。
另外,还该有个小分类,专门针对灾后的遗留灾害进行分析和解决。比如这次地震后的堰塞湖。
三、意见反馈整合
方便大家交流救助与重建过程中的经验和小窍门。给救灾过程中出现的违法乱纪现象的举报提供一个平台。提供网站缺失的资料,使前两分类不断明晰化。
这是一个庞大的收集整理认证过程,对经验和教训的整理要验明正身,对法律法规的整理要严肃准确,对相关教程的整理要择对录取。
这也是一个看上去枯燥的网站(当然可以将部分内容增加点趣味性,比如用动漫方式演示,以增加学习的兴趣),但是它关系着你和你的亲友的生命,所以它的建立非常有必要。
完成此文后搜索了下,好像有本关于伤亡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及安全管理法规的书,简单浏览了下目录,主要是说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救治,有些内容赈灾网站也可用。不过它提议针对对象为各级安检职能部门和防疫部门。其实,每个人都有知情权和学习的义务。
另,因能力有限,本文未能囊括赈灾中的全部问题,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