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究竟有几个好粉丝,为什么每个粉丝都这么疯狂。
文/环珮空归
提起粉丝,那可真是赞美与诋毁齐飞,板砖共口水一色。基本属于毁誉参半。虽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是名角们在这粉丝的浩渺之水中,都成了好舵手,他们愈战愈勇,只差仰天长啸“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了。
可各行各业的精英们,尤其是娱乐界的达人,谁没几个粉丝。以前的就莫说了,这几年的娱乐机器嫌不过瘾,从超女到快男,干脆批量生产开明星了。这流水线哗哗的过去,粉丝们更是千树万树开梨花了--实在无法计数呀。
曾读到过海豚公主张靓颖的高级粉丝白骨精们当年的几段文字,那写的才叫低徊缠绵,情之深爱之切。咳,估计笔者给自己的爱人都没这么用心过。而更有实例表明,粉丝的爱除了顶礼膜拜外,还有更耸人听闻的愿意出卖灵魂甚至生命的。为此,刘欢唱道,这就是爱,能唾弃人间的脆弱,这就是爱,再累也不觉得苦。
好了,咱今儿说说别处粉丝的风采。
世说新语中有一篇《看杀卫玠》,说的是一个男子,长的太合乎当时的审美标准了,艳名远扬的后果是,某次路过京城,围观者之众用里三层外三层来形容都不够级别。而卫玠体质也忒差了,居然在这大呼小叫和密不透风的状况中被“看杀”了,即死了。唉,长成这样,能怪粉丝么,王小波就说过,针对个人的意淫虽然不雅,但像一回事。虽然这回事让粉丝水真覆舟了。另,到此大家也该明白,名角们为什么要出门带众多保镖了——不仅能耀武扬威还能该出手时就出手拯救回主子的命。
在佳片有约中看过《决战中的较量》,说的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两个相对阵营中的狙击手较量的故事。其中,苏方的瓦西里,凭借百发百中的枪法,十天内击毙了四十多个德国军官。那种紧张与凌厉,才叫过瘾。而他也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他的粉丝,那个自愿为了他到敌方当卧底的小家伙,英勇的牺牲了。他的粉丝,那些自愿和他学技术的狙击手们,一个个端起了命中率更高的枪。他的粉丝,当时无数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苏联人民,以他为骄傲。这是个关于英雄与粉丝的严肃故事。
其实还从书中看到过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粉丝故事。据《酉阳杂俎》记载,“荆州街子葛青”因为喜欢白居易的诗,便自脖子以下,都刺满了这些诗句,估计还配有图,以至于“体无完肤”。你提一句,比如“不是花中偏爱菊”,他就能反手在身上指到一幅持杯临菊的图。不过,超级粉丝大可不必学这牛人,人家是痛觉不敏锐才如此的。若你将周杰伦的那些带古典味道的歌词也刺一身,只怕周董无法向声讨的人群交待了。
有时去看朋友推荐的天涯八卦。前段就看到一个问大家小时候的偶像是谁的帖。那楼顶楼的对血泪往事的控诉,基本上覆盖了八、九十年代走红的歌星影星。也基本上是当年的如花似锦如今的不堪回首的局面。其实也不用这么羞愧难当,审美本来就会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何况你长大了,而当年他们,现在老了,风韵自然差了很多。多正常的岁月痕迹呢。
至于我自己,实在没什么追星历程。只是记得小虎队正火的时候,同学们整天拿着苏有朋陈志朋吴奇隆的照片,讨论哪个最帅,哪个最乖。甚至一拨一拨的过来让我作仲裁。
还有那几年的港式头,这翩翩欲飞的发型几乎吹遍了大江南北,于是全班男生无一幸免,全港了。而港式面包呢,呃,怎么从粉丝拉扯到吃了,难得它们都可食用。那么关于粉丝的话题就此打住吧,不然要叨叨个没完没了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