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环珮空归*梅子 摄于2006.3
白脸老师训导:忍受人生的唯一方式就是沉缅于文学,如同沉湎于无休止的纵欲。
我相信,这是他被千锤百炼后吐出的一根华丽的丝。忍受是无止尽的将自己心头捅的千疮百孔。忍受人生,包括忍受朋友在自己两肋插刀。到最后一数,原来人家将牙签也插到了自己身上。
以前看过闫红的一些文字,她用自己的视角,将秦淮八艳和她们的归宿调侃了一番。特别是顾媚所从良的龚鼎孳,更是叫人拊掌微笑。
在闫笔下,龚是个真性情的痞子。在俗世中,毫无面具。他却不是小人,他对顾媚一往情深,他对落魄文人义士倾囊相助。在当时的道德标准下,他是个叛徒。他不在乎,他不在乎。他说“我原欲死,奈小妾不肯何”。因纳顾为妾被参被贬,他说“虎噬都无避,蛾眉哪可捐”。
他的放肆,经过闫的笔,显得可爱很多。顾的眼光果然好,下场果然也是八艳中最好的。
我们放肆不到这个程度。虽然我们需要放肆,但我们抗震能力太低,招架得住一次两次三番五次的指责,架不住一生的漫骂。我们更立不起一座无字碑。只能小范围小剂量的,偶尔,放肆。
“她们谋生亦谋爱”,我们不是秦淮八艳,可我们也想一手谋生一手谋爱,只是比她们少些资本。我们多的,除了清白,只是每天的励志篇——独立、自主、半边天。钢筋铁骨是阿童木,如今却成了我们修炼的终极目标。谋生,左右开弓上窜下跳。谋爱,三十六计七十二变。
我们还有时间和精力放肆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沉湎于别人的文字,在千古纵横中,读出自己的影子。在沉湎中看看别人的纵欲,那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一种放肆方式,何罪之有。
庄子训导:与其是是而非非,善善而恶恶,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忘掉是非,善恶,把它们归并于事物的本来规律。
不如两忘,说的好。至于化道却无所谓,这规律虽是自然存在,却也是人总结出的。且总结之人未必全是圣人,即便是圣人也未必不说句错话。千人千想,不同的受众面对同一种现象,因自身素质不同,所处环境与当时心境不同,总结出的东西也不同。所以啊,很多东西,都不能刻意的划到一个事先定好的所谓的规律框里。
况且,又不是拣米中的石子,米一碗,石头一堆,可以归并这么齐整。矜持和放肆,也不用归并的这么齐整。矜持久了就要放肆,比如我们的文字。在放肆中用矜持的心找归宿,比如秦淮八艳。
亦庄亦谐,方是处事的态度,方是活成鬓毛衰的根本。
2011.1.3改
————原文——
郑主持征婚,其实是恶搞自己,顺手调戏了男人一把。当男人对她愤慨,女人为她惭愧时,她一定是笑着的。也许,仅是安逸而沉闷生活中的一种苦笑。也应了歌曲《你叫什么名字》中的一句“我们偶尔矜持,偶尔放肆”。
朝九晚五完了,周旋应酬完了,谁TM还想僵着一张面具坐在电脑前。SO,我们都需要放肆,我们太累了。于是,男人放肆,女人放肆。名女放肆,平凡女子也放肆。你看,连名典标题被放肆的换成知音体,名著被误读成花样百出。
请时刻牢记,一直矜持的下场就是活活将自己闷死。若有主动权,谁愿意选择这样的死法。
白脸老师训导曰:忍受人生的唯一方式就是沉缅于文学,如同沉湎于无休止的纵欲。
我相信,这是他被千锤百炼后吐出的一根华丽的丝。忍受是无止尽的将自己心头捅的千疮百孔。忍受人生,包括忍受朋友在自己两肋插刀。有人就说,到最后一数,原来人家将牙签也插到了自己身上。沉湎于文学,我是做不到了。文学这仙女一直距离我很远,我也从没打算追求她。沉湎于纵欲我也做不到,一大把年纪还是修身养性的好。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没事拔拔身上的牙签。够悲壮吧。其实也不。若每根牙签下都淌出一滩新鲜、美艳的血,岂不快哉。
昨天看了闫红的一些文字,她用自己的视角,将秦淮八艳和她们的归宿调侃了一番。特别是顾媚所从良的龚鼎孳,更是写的叫人拊掌微笑。
在闫笔下,龚是个真性情的痞子。在世俗中,毫无面具。他却不是小人,他对顾媚一往情深,他对落魄文人义士倾囊相助。在当时的道德标准下,他是个叛徒。他不在乎,他不在乎。他说“我原欲死,奈小妾不肯何”。因纳顾为妾被参被贬,他说“虎噬都无避,蛾眉哪可捐”。
他的放肆,经过闫的笔,显得可爱很多。顾的眼光果然好,下场果然也是八艳中最好的。
我们放肆不到这个程度。虽然我说我们需要放肆,我们努力放肆。我们抗震能力太低,招架得住一次两次三次五次的指责,招架不住一生的漫骂。我们更立不起一座无字碑。只能小范围小剂量的,偶尔,放肆。
“她们谋生亦谋爱”,我们不是秦淮八艳,可我们也想一手谋生一手谋爱,只是比她们少些资本。我们多的,除了清白,只是每天的励志篇——独立、自主、半边天。钢筋铁骨是童年的阿童木,如今却成了我们修炼的终极目标。谋生,左右开弓上窜下跳。谋爱,三十六计七十二变。
我们还有时间和精力放肆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沉湎于别人的文字,在千古纵横中,读出自己的影子。在沉湎中看到别人的纵欲,那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一种放肆方式,何罪之有。
庄子训导:与其是是而非非,善善而恶恶,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忘掉是非,善恶,把它们归并于事物的本来规律。
梅子放肆说:不如两忘,说的好。至于化道却无所谓,这规律虽是自然存在,却也是人总结出的。且总结之人也未必全是圣人,即便是圣人也未必不说句错话。千人千想,不同的受众面对同一种现象,因自身素质不同,所处环境与当时心境不同,总结出的东西也不同。所以啊,很多东西,都不能刻意的划到一个事先定好的所谓的规律框里。
况且,又不是拣米中的石子,米一碗,石头一堆,可以归并这么齐整。矜持和放肆,也不用归并的这么齐整。矜持久了就要放肆,比如我们。在外表的放肆中用矜持的心找到自己的归宿,比如秦淮八艳。
亦庄亦谐,方是处事的态度,方是活成鬓毛衰的根本。
当然,如今我们还可以选择,在自己的博客上用文字放肆。将谋生谋爱的故事,写的高潮迭起,写的九曲十八弯。让读到的人,直呼“你丫最近真是春色盎然”(这是兄弟们最近对我的猜疑言论,咳咳),然后我们写一篇“直叫你丫春色黯然”相呼应。
我还没春色黯然。因将这篇走题走成“放肆说”了。
另,此文知音体该叫《谋生谋爱的女人们啊,用文字在别人的纵欲中放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