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做简单的了解,一家公司只要花十几秒的时间看下几个重要的财务指标就可以对它的过去的好坏做出判断。
但是,为什么这家公司好,是业务构成是怎样,过去的整个发展历程是什么,什么因素推动业绩增长。这就需要从该公司网站,过去几年的年报,以及对资产负责表和损益表等做出比较详细的分析。最近,我觉得看这个资产负责表中各种科目占总资产的比重及其增长速度,还有损益表中各科目占收入比重及其增长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说固定资产占总资产份额较大的企业,你就得考虑这些固定资产折旧对净利润影响的问题。达到这个程度需要一个上午或者一天的时间,这时也对这家公司的大致轮廓和竞争力有了个感性的认识,知道公司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也说得出公司大致的历史。基本上,许多券商的公司研究报告就达到了这一层面。我也差不多。
了解公司的第三个程度就是可以对各种因素对业绩的影响做出非常具体的量化,用目前这个公司的观点就是做模型。利如,从油价上涨多少钱判断出比较精确的对石油公司业绩的影响,提升存款准备金究竟影响了银行多少的利润,新增的机器设备会导致折旧多提多少钱等等。用同事刘珍的隐藏台词来说,虽然这些东西都是术层面的,但如果能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说明你对公司的核心本质已经有了道的层面的认识。当然,我是还没达到他们在这方面的要求,一来我没这个意识,二来很多东西也不是你想量化就行的,年报上不披露。另外,对于公司所处的这个行业也得要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了解行业特性,行业的市场容量及增长速度,目前有多少家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又分别有什么优势,市场集中度如何,公司市场份额为多少,行业地位是咋样,等等许多公司外的问题。而能够做出这些判断就需要更多的数据。要对公司达到这一程度的理解我也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
总的来说,我对普通投资者是否需要达到第三个程度的了解比较怀疑,虽然了解的越多投资起来就越有把握,可第三个程度所需花费的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功夫太大,花这么多的成本换取的收益能多多少呢!所以究竟是了解得深,持有少数的股票,还是了解得稍浅,利用投资组合还分散风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