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我是老鼠你是猫?
(2009-11-19 20:02:37)
今年9月开学以来,顺德北滘全镇20所公立学校1300多台教师办公电脑均安装了上网监控软件。镇教育组称此举只为在不侵害隐私前提下督促教师专心工作。但仍有教师担心个人隐私被侵犯。对此,有律师表示,教育组此举属正常的系统内部管理行为。
上述乃颇为有意思的新闻,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它无疑反映了一个事实,即教书育人者从此后却要在严密的外在监视下,从事一项其实是需要真心也全心付出的工作。
只是,效果会如何呢?
实话实说,笔者以为,如此对教师的管理很是有几分“猫捉老鼠”的味道,并且其最终可能的结果难免会是杰米老鼠愚弄了汤姆猫。
为行文方便,笔者还是先引有关新闻部分内容:
“北滘镇教育组组长梁正纲……介绍,北滘全镇1300多名正式教师均配置了一台电脑,用于教学办公用途。但长期以来,总有个别教师不自觉,不顾学校和教育组的规定,偷偷地在上班时间利用办公电脑上网炒股、聊QQ、玩游戏,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我们安装前就委托各个学校负责人提前征求过广大教师的意见,绝大部分人都是赞成和支持的……”
请注意文中的“个别教师”与“绝大部分人”的说法,笔者也谈点个人的读后感。倘若违规的教师真的只是“个别”,又怎会长期以来难以解决这“个别”老师之问题,以至于要花30
多万元购买专门软件,且让“不个别”的教师一起陪绑呢?
有此“个别”则有文中之“绝大部分人”也就不难理解,毕竟身正不怕影子歪,“绝大部分人”既然原本就不违规,自然也无惧监控。然而,现实中真的是“个别”和“绝大部分人”吗?笔者不怀疑在被各学校负责人征求意见时,各学校教师会“绝大部分人都是赞成和支持的”。然而,其因何会“赞成和支持”呢?
以笔者愚见,恐怕很难排除会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不认同即和上级对着干,而现实中谁愿意没事公然和上级对着干呢?二是不赞成岂非反证自己有违规之心,甚至就是那违规之“个别”吗?
其实,倘若就此事真的想征求教师意见,则应该无记名票选,让教师们做一道同意或者反对的二选一之选择题。
相关新闻也报道了律师之意见,简单说就是“告知即不侵犯”教师个人隐私。对此律师意见,笔者以为值得商榷,然无意赘言,只想简单说一点,即行政权力对公民个人行为与信息交流进行监控,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告知”之后就有权力如此行政的吧?
笔者更想说的是,对教师的管理,本质上管心更重于管身,管其身,或许可以借助于技术手段以收外在之效果,然而,管心呢?倘若管住了身而管不住心,则管理之效能恐怕亦难免会大打折扣吧?管理,不应当是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管理者倘若自视为猫而视被管理者为老鼠,则恐怕终究会使自己成为汤姆猫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