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者的工具本质决定了“封口费”之司空见惯

(2008-10-29 15:05:04)
标签:

矿难

本质

良心

尊严

优越感

山西

杂谈

     日前,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死亡一人的矿难,事后无数真假记者闻讯赶去,领取“封口费”。这一事件曝光之后,舆论哗然。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组成调查组赶赴山西调查。
    “封口费”换个说法其实就是红包,当然你还可以称其为车马费。简单说,交易双方的一方付出一定的费用,而另一方在收取这一定的费用之后,则按照付费方的意思付出自己的“新闻”,当然这种支付的方式可能是发表某一新闻,也可能是放弃发表某一新闻。
    如果你肯这样看问题,那么应该说所谓的“封口费”事件其实早已是天天都在发生的事情罢了。各种各样的“封口”事件,尽管具体表现形式不一,但本质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媒体的报道丧失了媒体自身的本位立场,而被某种外部力量所左右。这种外部力量约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金钱,另一种是权力。
    说实话,笔者以为,此次霍宝干河煤矿派红包竟会在公众舆论声中演变成为所谓的“封口费”事件,恐怕很大原因还是因为事件中的矿难,不仅是矿难,而且还是可以说已然是臭名昭著的山西的矿难。
    或许正是对矿难不已的激愤才会引发对于意欲瞒报之行为的激愤吧?然而,也说实话,笔者没有激愤。对于早已司空见惯之事,又如何激愤的起来?
    五岳散人说,良心是记者惟一的武器。只是,这话却也是说着激情,听着感人,说完听完之后,却又只能长叹一声,然后轻轻的忘记。不是因为记者就喜欢且将良心去喂狗,而是因为,良心的存在恐怕依然需要某种制度环境吧?否则对于良心的持守也许就只能变成宗教徒虔诚的修行了。
    说极端些,在中国记者是没有尊严的。记者或许可以有钱,也可以有权(即是权利,也是权力),可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以获得他人表面的尊重,但是所有的这些都不会带来尊严,因为真正的尊严只能出自于自身所具有的某种内在的、独立的价值。而在中国,记者惟一的价值就是工具价值,记者的本质存在就是做为某种工具的存在。这种存在的本质就已然注定了尊严的荡然无存。
    也因此,对于此次“封口费”事件中的真记者,我没有恨,因为说到底,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在这尘世中整日不停的忙碌着地蝇蝇之徒;而对于事件中的假记者,那其实已然和新闻、和记者无关,那是属于欺瞒诈骗的违法犯罪罢了。
    打击犯罪固然必要,但对这种假借新闻、记者之名的犯罪之打击,净化的或许是社会风气,却绝不会是新闻世界;而对于蝇蝇之徒的批评,恐怕更多的也仅仅使自己获得某种虚幻的道德优越感吧?只是这种虚幻的道德优越感真的能够拯救什么吗?真的能够拯救记者于工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