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一首歌》遭反诘反映公众拒斥央视霸主作风

(2007-06-20 16:30:31)
标签:

《同一首歌》

霸主作风

伪道学

    《同一首歌》指责刘德华“耍大牌”,拒绝参演“英雄母亲”特别节目,甚至拒绝为节目题字。大多数网民则力挺刘德华,反诘《同一首歌》是打着“英雄母亲”的名义,以“道德”挟持刘德华。

    网民如此反映,应该是完全出乎《同一首歌》节目组的预料,否则其也不会借某人之手,利用博客,首先向刘德华发难。

    以笔者愚见,《同一首歌》此举倒不是如某些网友认为的,是在炒作。客观而言,以《同一首歌》如今依然香饽饽的处境,的确没有炒作的必要。但也正是因为这种“香饽饽”所带来的太过良好的自我感觉,使《同一首歌》在被刘德华婉拒之后,自然难免感到不爽,于是为了宣泄心中那一口恶气,便欲将刘德华推上道德的审判台。

    《同一首歌》如此行为,实在正是十足的“耍大牌”,且大牌到了霸道的地步。恐怕这也正是网友对其同声反诘的主要原因。

    《同一首歌》责难刘德华之举,现实中却变成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不智,其实不无必然性。

    一直以来,《同一首歌》始终面目模糊,在公益自诩和市场逐利之间,似是而非的游走着。一方面以公益自居,一方面则凭借央视的垄断地位,在市场内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如果《同一首歌》真能坦诚告白天下,自己其实就是市场运作,利益为先也就罢了,无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以央视政府公共电视台的身份,《同一首歌》怎么敢,又怎么能赤裸裸的弃公益于不顾?

    得益于央视金字招牌的《同一首歌》,无论如何都没有这种自由的权利和胆量,因此也就只能面目模糊着。当然,《同一首歌》恐怕根本也就没有还自己一幅清晰面容的愿望,毕竟戴着一幅模糊的面具表演,是公益、市场两面的好处都可以吃尽的。

    然而,群众是不会,也不能永远被谁戴着某种面目所愚弄的。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去年《三联生活周刊》踢暴其圈钱黑幕之举。也才会有此次网民拍砖《同一首歌》,力挺刘德华的一面倒的舆情。

    这其实正反映了,公众在一定程度上已然不再承认央视所谓公益、道德代言人的角色。而这是否也反映了央视在观众心目中的某种信任危机?

    公益就是公益,逐利就是逐利,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逐商业利益无可厚非,相反,成功的商业运作是会得到公众舆论的充分肯定和赞叹的。公众所反对者,无非是以公益之名,行逐利之实罢了。

    《同一首歌》究竟是公益节目,还是商业演出?作为一档节目,总不能公益于己有益时就公益,商业于己有利时就商业吧?这种公益、商业利益通吃的做法,不仅无君子之风,更有人格分裂的危险和嫌疑。从这个意义而言,网民拍砖《同一首歌》而力挺刘德华,无疑即是对其霸主作风的不满,更是对其伪道学的揭露和痛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