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指出,中央政府为了让困难学生上大学,已经拿出了几百个亿资助这些孩子们,包括建立了“奖、减、贷、助、免”一套资助困难学生的完整体系。但是对这样一个完整体系,媒体的宣传还不够,仍有很多舆论在呼吁穷孩子怎么穷,希望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报道往浅的说是无知,深的说是对国家政策的漠视。
面对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的真知卓见,笔者不能不感到自己的智力有些问题,因为笔者打破脑袋也想不通,舆论呼吁穷孩子怎么穷,希望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即使与此同时,媒体对一套完整的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宣传的还不够,怎么就成了无知,甚至是对国家政策的漠视?
在笔者看来,如果王旭明的观点能够成立,那在一套完整的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之外,至少还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这套体系的存在,的确是彻底、有效的解决了困难孩子上大学的问题,换言之,这也就意味着媒体对这些穷孩子的报道是歪曲事实,或者说是无的放矢,否则恐怕对那些穷孩子来说,就依然需要媒体的报道和呼吁。
笔者不知道王旭明先生是否可以证明,一套完整的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已经彻底、有效的解决了困难孩子上大学的问题。如果王旭明先生能够证明,则无疑,说明媒体的报道呼吁以及社会各界那一双双对穷孩子已经伸出的援助之手,就无疑是多此一举。如果他不能证明,则其言论就不能不令人费解。
然而,恐怕不能不令王旭明先生感到遗憾的是,目前这样的多此一举之举似乎并不少见。如果说媒体的多此一举是无知,甚至就是对国家政策的漠视,那么社会的一颗颗爱心也全部都是无知,甚至就是对国家政策的漠视吗?如果真的如是,那么这种无知和漠视又因何会发生?难道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已然集体发起了高烧?而只剩下了王旭明先生众人皆醉我独醒了吗?
诚然,为了让困难学生上大学,中央政府已经拿出了几百个亿进行资助,并且建立了"奖、减、贷、助、免"一套资助困难学生的完整体系。事实上,媒体对这些也并非没有或者是少有报道。因此,笔者不知道王旭明先生够与不够的标准是什么?难道王旭明先生认为,只有当媒体仅仅报道这些资助和这套体系,而不报道那穷孩子的穷,这才叫够?这才叫有知,才是对国家政策的重视?
其实,在笔者看来,一套资助困难学生的完整体系是否建立和穷孩子是否已不再因其穷而难以跨入大学的校门并不能完全划等号。事实上,这些年来,国家也始终都在关注、资助着困难学生,似乎也从来没有任何人、任何媒体对此欲给予否定。但客观的现实是,仅靠国家的资助,至少在目前还不可能完全解决每一位穷孩子的上学之困,也因此,媒体对穷孩子之穷的报道以及对社会爱心的呼吁就不无必要。为什么,这些在身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王旭明先生眼中就成了无知和对国家政策的漠视了呢?
或许,王旭明先生也很清楚,媒体的报道,至少在道义上,客观上即是对教育部无言的批评。因而,在王旭明先生看来,媒体不对教育部面对穷孩子求学艰难的积极作为给予足够的肯定甚至是歌功颂德,反而进行无言的批评,自然就是无知,甚至就是对国家政策的漠视。然而,王旭明先生似乎忘了,国人所期盼的,不仅仅是教育部已经做了什么以及正在努力做什么,而更是那努力的结果。换句话说,即使教育部做了再多的努力,只有还有穷孩子深陷求学之困,媒体就有义务和责任给予报道,以期唤起全社会共同的关注和关爱,而教育部也就有必要深自反省,继之以再接再厉,而不是急着表白自己已然努力,因为这样做多少都有几分漠视穷孩子,推卸责任的嫌疑。
最后想说的是,难道王旭明先生真的以为,只要媒体对穷孩子的不幸哑口而仅对教育部的努力高唱赞歌,教育部就功德圆满了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