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形式主义的八字真言

(2006-09-14 09:41:25)
   随着佛山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结果的揭晓,“尚德求是,有为天下”也被诠释为佛山青年的精神。然而,使笔者感到困惑的是,这八字精神究竟是对佛山青年精神整体现状的总结概括呢,还是某种号召和呼唤,甚至就是一种要求?
    其实在笔者看来,“尚德求是,有为天下”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完全可以说是古今中外通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高度抽象的概念表述,而抽象的概念表述虽然不无语词之简洁和记忆之便利,但也往往会流于空泛,因此常常也就难免会变成空洞的口号,从而失去其现实意义,而徒具形式主义。
    “尚德求是,有为天下”这八字真言,没有丝毫佛山地域特色,如果“尚德求是,有为天下”是就青年之精神现状而言,何以其独独就成了佛山青年精神呢?漂亮的帽子似乎还是不要自己给自己戴在头上为好。而如果说其是对青年的某种希望和要求,则说其是佛山青年亦可,说其是任何一地之青年也未尝不可。
    一直以来,国人早已习惯了塑造英雄,树立榜样,评选先进、杰出等等,诸如此类足以供一众凡夫俗子者学习的楷模人物。这样做自有其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背景的原因,而其究竟是好是坏,笔者也无意评说,然而笔者想指出的是,高悬楷模,其意旨在供人以学习,而为了方便学习,似乎对楷模身上所体现的某种精神进行一定的概括总结也就很有必要,否则楷模的形象难免枝叶散漫,让人难免有学什么的困惑。笔者猜测,这大约也就是随着“十杰”的诞生,所谓佛山青年精神也随之出台的原因吧?
    但是另一方面也需看到,大凡楷模人物之抽象精神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引发共鸣,则那精神往往是来源于社会大众自发自然的对楷模的认识,而非任何部门,任何个人的人为主观的彰显,如包公之青天形象以及这形象背后所蕴含的精神,难道不是出自戏曲舞台,凡夫走卒吗?
    由是反观,则如今的佛山青年精神又是出于何处?是佛山青年普遍的自我认同和追求?抑或是某些人满腔热情的一厢情愿?
    其实从历史的实际而言,英雄,榜样、先进、杰出等人物的榜样高悬似乎和社会普遍的精神境界之高低并无必然之联系,黑脸包公在戏台上唱了几朝几代,似乎也就在台上孤独了几朝几代……由此也可见,人的精神世界的培养,是高悬目标易,而变成现实难。
    新一届佛山青年“十杰”,其事迹自不无感人之处,也生活也不失朴实之风,其来自民间,也应当归于民间,让公众特别是青年发自内心的学其感人之处、朴实之风不就很好吗?难道真的一定需要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施之古今都通用的人为的抽象概括不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