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光永远带走了四合院

(2006-09-10 20:12:49)

    邓云乡在其《四合院与文学艺术》一文中说:“四合院是物质的,但有其精神的影响。有其东方文化的--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的情趣和气氛,给人以特有的影响,表现在文学艺术上,也自有其特殊的地方”。

       这话使我联想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京派作家和海派作家的不同。或许,北京有典型的四合院,而上海更多时髦的西式小洋楼,亦或狭窄的亭子间,也是造成了京派、海派之区别的一个原因吧?

       无论是老上海的西式小洋楼还是亭子间,我都无缘一看,小住就更谈不上了,因此,置身其间,会有怎样的感受我不得而知。但童年时,我却是在典型的北方四合院中度过的。童稚心灵,虽然说不上什么艺术的魂灵和体悟,但长大成人后,儿时的记忆却也在岁月里不时会幻化成精神的情趣。如今,不知不觉,来到广东已然十年了,但那种源自北方的情趣,源自老四合院的情趣却并未淡薄,相反似乎还更为浓烈。

       只是这未逝反浓的情趣却早已是无所挥洒,亦无从满足了。回乡,儿时的四合院大都已变成了历史,少数保留下来的,也非如我这般的一介布衣有能力消受。而在日常生活的珠三角,能够购买的也无非是现代化的小区公寓。楼或许是够高了,更有电梯免去了攀爬的辛苦,但爬的越高,也就离老北方的四合院越远了。

       “北京四合院的特征,较之西式花园洋房,它是封闭式的,因之它的意境在于‘闭’,隔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内中别有天地,便于自我欣赏。较之江南房屋,它又是爽垲的,因之它的环境在于‘爽’……站在院中,可以从屋角望到院外,望到隔院,凡此种种,都使人感到‘爽’。这‘闭’中有‘爽’,给人精神上以特殊的感觉”。

       现代化的居民小区公寓,关起门来,似乎也是‘闭’了,走上阳台,好像也有一‘爽’,只是为什么这‘闭’和‘爽’却都没有了记忆中的韵味?或许是因为,围绕着这‘闭’和‘爽’的,不再是自然的花草树木。消逝了的,岂止仅仅是物质的四合院?

       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远离了旧式的四合院。却只有精神的情趣固执的不肯告别。然而,或许这种不肯告别也是自己对自己的欺骗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