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生为人也释怀

(2006-09-10 20:10:01)

    徐晓的《半生为人》是一本读时轻松,读过却又难免会感到有几分沉重的书。虽然书中所写的不过仅仅只是二三十年前的人和事,但一切离今天仿佛都已经太过遥远。

       事实上,徐晓所回忆的那些人,除了北岛、江河等个别日后以诗歌为人所知外,就连徐晓本人在内,恐怕无论是当初还是今日,都很难说有多大俗世的声名。尽管如此,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所有才有了《今天》,一本今天可能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的地下刊物。想到此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北岛,这位《今天》的骨干之一,在去国多年、异乡漂流之后,会送给国内读者一本《失败之书》。

       历史常常会记住某些人和事,但历史之所以会有所记忆,也常常非关那些被记忆者的伟大和崇高,而仅仅是因为历史总是需要选择一个标志罢了。我一直以为今天如果我们还会记起《今天》,记忆起《今天》背后的那些不安分或者竟然可以说是有些反叛的身影,恐怕更多也不是因为《今天》本身,而更是因为诞生了《今天》的那个时代而已。从这个意义而言,徐晓和她的朋友们更多的时候被冷落在了公众的视线之外也就完全可以理解。即使其中最负盛名的北岛,虽然一直顽强的活在许多人的记忆以及文化人的话语中,但最终北岛诺贝尔文学奖之梦的破灭,似乎不也正昭示了《今天》以及和这本刊物联系在一起的徐晓们注定在时代的急遽巨变中,只能是飞鸿雪泥,转瞬即逝。

       如果说北岛是以《失败之书》告诉我们,那些所有曾经和《今天》联系在一起的人共同从《今天》开始的旅程早已注定是一场失败。那么《半生为人》或许可以说就是一位《今天》人对失败的追忆和感悟。但无论如何,一本《半生为人》毕竟让我们看到了理想的燃烧、怀疑的精神、探索的迷惘、追求的苦闷以及沉重的前行。或许,在今天看来,那曾经的耕耘都不无幼稚的错误,而收获的一切也仅仅是灰色的失败。然而,如果我们还愿意用浪漫色彩渲染无聊平庸的生活,还希望点燃理想主义之光烛照前行的夜色和泥泞,那么也许我们就没有理由让《今天》,让《今天》所联系着的徐晓们从我们的记忆中轻轻的滑落。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感谢徐晓,感谢她半生为人的记忆和感悟。或许,只要半生为人,就注定不会一生失败。而这不也正是作者的释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