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猫捉老鼠的游戏依然要玩下去?

(2006-05-16 18:12:15)
猫捉老鼠的游戏依然要玩下去?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今后可能每两年对药品价格进行一次调整,对市场定价的药品也将实行政府干预。周望军还表示,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将在网上进行公示,征询社会意见。
    发改委既然表示愿意公开征求意见,则笔者也就不妨大胆谈点个人意见。
    实话实说,对于发改委的药价管理改革思路,笔者的经验直觉是,游戏的规则表面上似乎有所改变,但那猫捉老鼠的游戏将依然会继续玩下去,且结果也必定是猫很累也很无奈,而老鼠却玩得洋洋得意、兴高采烈、不亦乐乎。
    实行市场价格管制是好还是坏,以及政府是否应当实施市场价格管制?对此问题,相信即使是经济学界恐怕也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笔者也不想空谈学理,而只想指出一个事实,即过去几年来,药品价格在政府命令下是一降再降,与此同时,患者用药的花费却节节上升,这经验的事实至少已经有理由使公众怀疑,发改委对药价的管制无疑已经演变成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如今,猫还是那只猫,老鼠也还是那只老鼠,不一样的不过仅仅是游戏的规则稍加改变(即对市场定价的药品也将实行行政干预),是否就可以终结这游戏呢?对此,笔者不能不深表怀疑。
   目前,对于药品价格是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两种价格管理方式,仅就政府定价的药品而言,其管理的最终结果都是,药品降价,药企即停止生产或者减少生产,然后再改头换面,新瓶装旧酒,成功冲破降价令,继续生产新的旧药品,也继续高价,从而使得降价只能够降在纸上却无法降在现实中。不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其都说明,在政府和药品生产企业就药品价格进行的博弈中,政府最终是实质性的输了。如今,不过是加大了价格调节的频率,又扩大了价格管制的范围,可以说游戏的规则仅仅是表面上的改变,而实质上却并未旧貌换新颜,难道就能够彻底改变游戏的结果吗?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药品价格的虚高问题,主要原因并不是政府的价格管制有问题,而是从药品的生产到销售,由这一系列环节所共同构成的药品市场有问题,简单说就是市场不规范。发改委对药品的管制之所以会演变成为猫捉老鼠的游戏,根本原因也正在于此,因此,只要这不规范的市场依然不规范,则发改委就注定难以拒绝药品生产企业和自己玩老鼠逗猫的游戏。当然,如果发改委愿意、也能够对药品实行彻底的、完全的行政价格管制则又是另一回事了,换句话说,如果发改委愿意、也能够将老鼠彻底的驱逐出不无游戏空间的市场,则游戏自然也就不会继续上演了,然而,在市场经济体系之下,发改委能吗?即使能,则法改委又是否真的有权利如此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