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约钻石之星”的尴尬说明了什么?

(2006-04-20 18:02:33)

    学校评选的“节约钻石之星”,却成了同学眼中的“吝啬鬼”,佛山市某小学学生小邓遭遇如此尴尬,以至于不再想当"星"。
    对此现象的一种诠释是现在的小学生“节约”意识差。笔者以为,此种解读未免有些路径取向的偏差。
    对此新闻笔者的第一反映是,这所谓的“节约钻石之星”想必不是学生自己无记名投票评选出来的,否则这事就多少有点难以理解。而如果这“星”是校方的授予,则出现此类小邓的尴尬,或许并不难理解。
    事实上,何谓“节约”,原则精神固然不难明白,但一旦涉及到某些具体问题,则很可能难免会有不同的理解,以小邓的例子来说,小邓认为鞋只要能穿就不应该扔掉,即使已经被母亲扔了,也要再从垃圾堆里捡回来,自己的这种行为是“节约”;而在小邓同学的眼中,小邓的行为却无疑是“吝啬”。
    在笔者看来,在现在这样一个消费时代的大环境下,就对仍鞋、捡鞋的价值判断而言,无论是认其为节约还是吝啬,其实都很正常,简单的从道德的意义上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恐怕都不太妥当。这也是笔者不赞成将小邓的尴尬诠释为如今的小学生缺乏“节约”意识的原因。相反,如小邓一般的行为成为事实上的非主流反而不难理解。就以小邓所在学校而言,请问,又有多少身负教育之责的教师会如此对待一双鞋呢?笔者主观猜测,如此节约者恐怕亦非主流吧?
    这里笔者无意探讨“节约”的问题,而更想就小邓的尴尬,反思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化时,是否走入的某种误区。
    小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是老师抬高了自己。笔者以为,小邓的这种认识值得校方反思。
    其实,很久以来,国人似乎习惯了树立一个榜样,以供全体学习的这样一种道德教化模式。人生楷模,固然必需,但这种楷模首先必须是自然的形成,而非任何人、任何组织和机构按照自己的标准所授予,否则那楷模便很可能被置于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境地。在笔者看来,小邓的尴尬无疑正有着这样的因素。
   “怎么次次都是他!”学生的这种质疑能说没有一点合理性吗?学校因小邓的一次捡鞋之举,便将小邓挂在了“节约”的钻石荣誉榜上,挂一次无可厚非,可“次次”呢?显然,就现实而言,学校此举无疑是树立起了一个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太高的道德标竿,此标竿一树,无疑将更多同学打入了不“节约”的另类,或者说是无形中将“节约”太过狭隘化的定义了。如此一来,学生们不认同这“节约”,小邓遭遇“星”的尴尬自然也就难免。
    小邓的尴尬是否反映了学校对学生进行“节约”的道德教化时,存在的不无简单的方式呢?
    试想,如果校方能够及时引导学生对“节约”有更全面的理解、认识,能够着眼于学生对“节约”精神的充分理解,而不是简单的以评“星”的方式,将所谓“节约”多少有些狭隘化为一个具体的行动,也因此隐含了对其他同学的“节约”否定,小邓又如何会遭遇如此的“星”之尴尬?
    最后想说的是,或许就道德教化而言,比荣誉表彰更重要的是为人师者的言传身教!而表彰,反而有可能将道德功利化,而道德是需要超越功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