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鄢烈山请不要自己抽自己的嘴巴

(2006-04-16 12:52:56)
   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开设VIP专家门诊一事,各方热议。本来,批评也好,理解也罢,甚至就是唱唱赞歌,都无可厚非,毕竟,每一位公民都有权利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就各自的立场发表意见。没料想,鄢烈山先生却在一旁看不惯有人的批评,故而“忠实于自己的感受讲真心话”,奉劝批评者“对VIP门诊不必义愤填膺”。
  
   “老愤青”为何对VIP门诊如此含情脉脉?感谢鄢烈山夫子自道,直言自己天生“多愁多病身”,所以很愿意出300元,以享受此VIP服务。鄢烈山思自己就医之方便,为VIP门诊大声疾患,原本也轮不到笔者在这里说三道四,然而,其既然要以“朝着大体公平方向前进的努力”赞誉这VIP门诊,则未免有些混淆是非,这就不仅是其个人的喜好问题而是一个关涉公共利益的问题了,因此,也就有一议的必要。
   
   对于鄢烈山强调的三点共识笔者完全同意,即一是公立医院是公益性的医院……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更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二是兴办民营医院应当受到鼓励,得到支持……不论是面向高收入人群的“贵族医院”还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平价医院”都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三是对医疗卫生事业,政府应尽快提高公共财政投入……使医院不靠创收活下去,并让医务工作者能享有与他们的贡献相称的有尊严的生活水平。
    然而,共识之下,笔者和鄢烈山的看法却不同。
  
    笔者以为,作为公立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搞这种显然是着眼于营利的VIP门诊是不合理的。而鄢烈山却认为“从积极的一面说,是让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回归……从消极的一面讲,‘一院两制’的门诊费毕竟是权宜之计”。
   
   让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回归,笔者当然赞成,但毕竟有一个如何回归的问题,是否只要回归就可以不择手段,不计其它?是否就可以放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否就可以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
  
    笔者不明白,鄢烈山为何会一方面主张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一方面又要为了回归医院人员劳动价值,而认可牺牲这种公益性为合理?
  
    至于“权宜之计”说,笔者想请问鄢烈山“权”的是什么“宜”,所“计”又是什么?
   
   从其文章看,这所权之“宜”,一是目前民营医院还难以满足患者对“特需”医疗服务的需求,二是政府对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尚不足,客观上造成公立医院不追求利润则难以生存。因此这所“计”就是满足患者的特需服务需求,以及维持公立医院的良性运转。
  
   这里,鄢烈山显然又是主张为其所“计”而宁愿牺牲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而笔者以为这种牺牲后患无穷。
  
   应该看到,其实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一直以来,公立医院一直都是在权宜之计着,所以才会以药养医,才会问题成堆,才会使患者普遍不满。原因很简单,要想履行好满足公众基本医疗需求的职能,公立医院必须超越对利润的追求,而权宜之计之下,公立医院则扮演着市场主体的角色,必然会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势必难以避免的会使公立医院将公益职能即使不是彻底的抛在脑后,也是会毫不犹豫的放在第二位,理论上,可以说加强管理就可以避免云云,但理论的说词拯救不了现实的弊病,现实的证明是,在公立医院的权宜之计下,医院不断发展,医务人员也早已自己回归着自己的劳动价值,而众多患者,特别是普通患者却只能有钱看病则难免麻烦受气,无钱就医,就干脆家中等死。麻烦、受气、等死也就算了,难道还非要患者,宽容并且在公立医院的权宜之计面前禁声吗?
  
   而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此次权宜之计VIP门诊,又是否真的如鄢烈山所言的欲“纾解窘困”呢?据报道,此前该门诊日最高门诊量为九人,难道以2700元的额外日收入就可以“纾解窘困”?倘若窘困仅如此,则笔者以为,不纾也罢。
  

其实以笔者的愚见,批评佛山市妇幼保健院VIP门诊的意义,主要还不在于批评这一个具体个案,而更在于对于公立医院公益性职能的强调和呼唤。之所以需要这种强调和呼唤,正是因为,一段时间以来,公立医院对其理应承担的公益职能的背离,已然使群众的健康权益遭受了较为普遍的损害。

也因此,笔者以为,让公立医院超越利润追求,回归公益本位正是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所应当解决的问题,如果承认这一点,那么请问是否还应该对和回归公立医院公益本位背道而驰的佛山市妇幼保健院VIP门诊理解、宽容,甚至高唱赞歌呢?如果真的这样,又该如何如鄢烈山所说的朝着大体公平的方向努力前进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