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頁(壹佰肆拾贰)
2024年11月初,三頁去了一趟桐城六尺巷。在三頁看來,如今的桐城隸屬於安慶,而安慶師範學院是伊人讀過書的地方。也可能正是這層關係,才讓三頁有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當然桐城是個江南山區面積不大的一個地方。如果說它有一點名氣的話,可能就是在清代有個著名的桐城派古文運動。而在此前,似乎並不怎麼出名。到明清時,古文已經越來越容易了,也就是說,清代以後的古文已經越來越接近白話文了。三頁在高中時讀過一些桐城派文人的作品,如《五人墓碑記》以及一些山水遊記之類,的確寫得很好。但是相比于唐宋八大家散文,乃至先秦散文,似乎古文更淺顯易懂些。不過也好,從這上層面上說,對於現如今研究古文帶來了方便。
當車開進桐城的時候,感覺一下進入了七八十年代老無城的情形。街道兩邊充涉著法國梧桐,濃蔭密佈,街道上分散很多的老街,說明桐城古城保存的挺好。往往經濟不發達的山區城市,沒有太大的經濟實力搞城市規劃,反而古跡倒不容易破壞。如今幾乎所有的地方的古跡,一般都是重建或改建,很少有原始的古建築。因為小磚小瓦再加上近乎腐朽的木梁,基本近乎于危房,修繕的成本無異于重修成本。所以為了恢復古建,只能是拆了重建。所以說桐城的古城保存的再好,也已經不是原來的面貌,不過桐城的文廟卻保持的極好,這一點也是萬幸!
由這桐城文廟,想到舊無城的文廟,即黌門,也稱儒學。這裡有完整的泮池、泮橋、欞星門。其實當年無城的老一中也有泮池,即月牙池。三頁小時從城郊檀樹搬動一中宿舍時,已經沒有泮橋與欞星門了。成年以後,三頁讀《州乘》與《教育小志》,才知道,一中是在黌門的廢舊遺址上重建的。而黌門是毀于太平天國時。這文廟,只要有縣城的地方,就有文廟,至於如今幾乎找不到保存完整的文廟,那是因為什麼原因,有歷史的原因,也是時代的原因,不言自明。如果蕪湖在修建鳩茲古城,那裡的文廟基本修好,只等候對遊人開放。到時三頁肯定是要去看一下的。桐城遺留的古代圖書館,應該是保留了很多的古跡,因為這裡是桐城派的發源地,自然桐城派弟子眾多,所遺留的文化遺產自然也就很多,也不知為什麼,就毀於一旦於那個動盪的時期,而無城的圖書館及寶晉齋碑石遺產,因為館人的智慧與策略,而稍幸得到保存,人定勝天,乃至大幸啊!三頁小時候的米公祠,那才是真正的古跡,改建重修,從此再也沒有了原來的味道。這就好比一個搖搖欲墜的古祠堂,為了維護好它,最在保持原有格局不變的情況,再加以擴建增容,否則就完成失去了原有的風味。
由桐城的文廟想到接下來不久的遊巢湖姥山這姥山是孤立於茫茫巢湖中的小島,島對面巢湖碼頭有中廟,島最高峰上有文峰塔。中廟自然是祀泰山中廟的紫霞真君。而姥山島之巔的文峰塔,自然令人想到老無城黌門對的紫芝山,即儒學印山上的文峰塔。這有點類似老無城西門景福寺中的西門錐子塔。這姥山頂文峰塔據說從建到修成,前後曆五六百多。是什麼原因呢?估計在古代,姥山島偏離巢邑,並且孤獨於茫茫巢湖的中間,風高水激,又在姥山之巔,要想運送石料上去,估計十分艱難。下麵四層建於明代。後來這裡出撫軍首領李中堂,其撫軍大本營就在六家阪,這裡出了不少撫軍將領。當時鄉紳對李中堂說,這裡從來沒出過狀元。李鴻章一看,必須把文峰塔建起來,以助文風興旺。李中堂何其的聰明,於是就發了一個公告,落款就是太子太傅,可想而知,當地鄉紳一見,自然紛紛捐資修繕,就這樣,文峰塔的上面四層終於建成。雖然李中堂夢想子孫中狀元的狀元並沒有出現,但是儼然姥山島文峰塔成了舉世聞名的人文景觀。要不然怎麼如今遊人如織,還不是旺季,如果高中考期間,或者寒暑假及法定節日,那麼遊人之多可想而知。
三頁聽他父親說過西門錐子,並且爬上過。並且說非常壯觀。比北郊北汰寺的黃金塔寬大。黃金塔因為遠離城市,苟且性命於亂世。而西門錐子卻難於阻擋時代的風雷,只能消失于景福寺的風燭殘年。據說西門錐子拆下來的城牆磚,用來建設小東門自來水廠的水塔。這是自斷香火與風水啊!這自來水塔原來就在伊人家所倚的小東門錫安堂的對面通往糧食局的巷道內。其實伊人家小東門西高處,舊時有宏大的鼓樓,鼓樓古代又叫譙樓,上面有戰鼓。過去東門清潔寺有鐘磬,所謂晨鐘暮鼓,遙相呼應。小東門鼓樓不知毀於何時,估計是人們拆毀城牆用於建築房屋與工廠之時。其實,舊無城的城牆基本上是比較完整的。後來人們拆掉上面的城牆磚建築房屋,致使城牆很多段遭到破壞,但五四年發大水之前,人們得到消息,開始拆去房梁與磚石用於修補城牆的缺口,某種程度上城牆得到了一切的維護。但是大水退後,人們又開始拆城牆磚。估計一旦城牆拆掉了,自然城門樓子上的鼓樓自然也就拆掉了。不過小東門城牆段地勢相對比較高,那鼓樓下面的土基遺址還尚存。那個青春萌動的年紀,三頁免不了無數次趁著天黑爬到那鼓樓城牆遺址上,向下俯探伊人家所在,可是伊人到底是哪一處呢?直到幾十年後小東門被拆後,依然沒有弄清楚個所以然,不過伊人早在三四十年前就飛到天邊包公陵香花墩那裡去了,你就是終於弄清楚了其小東門家方位,又有什麼意義呢?只不過伊人一直活在現實裡,而三頁一直活在夢鄉裡。
歷史風物的變遷同樣處於不確定性。比如說,一開始城市規劃時,就另辟城郊建立新城,而把老城改建於遺址公園。如果完整的保留了古城的“三井對廟堂,九街十八巷,三山六水一方田”的原有風貌,那麼作為宋代四大名城的無為,如今早已成為舉世聞名的古跡城市了,那麼又將帶來多少的旅遊經濟與品牌效應。假如古城牆不會被拆,假如西門錐子不會被拆,假如小東門鼓樓不會被拆,假如所有的依照明代南京紫禁城佈局的古城街道及古跡得到完整保存。那麼今天的無城又將是怎樣的無城。那麼在曹阿瞞眼裡的無所作為,豈不成了宋無為軍米元章所信奉的無為而治,而有所作為了嗎!歷史有很多的拐點,或一念之差,或弄幹成拙,要麼向左拐,要麼向右拐。就好比三頁如果不是考體育,也就不會一天到晚參加校隊訓練,那麼可能就會考上學校,或者進修,或者考研,其前途又將如此,也許有很大的機會與伊人近在咫尺的,如果再死皮賴臉地窮追不捨,至少又多了那麼一點機會,有了那麼一點可能呢?至少三頁在某一方面的追求還是挺有毅力的,如果能讓在某一方面引成了伊人的關注,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三頁並沒有辜負伊人的期望。不能說伊人在化學教學上有著很大的成就,就說明在其他方面也能東方不敗。至少蘇格拉底說,人不能同時踏進同一條河流。伊人在畢業分配時,也處於歷史的拐點,如果得到三頁同學的幫助,是否就是哪裡來哪裡去,當然你就是回來了,也是可以通過考研,甚至讀博,一樣可以走出另一番天地。就憑伊人這樣心氣的人,沒有跨不過的火焰山。有時候失之未必是失,也可能失之反而是得。那樣的話,就有可能又是一個BZR那樣的大齡青年,高不成低不就,晚婚又晚育,但是也有可能不是生女反而生男,未必可知也。那樣的話,有纏人死逐XH不成,反過來不琢破小東門的門檻,伊人能架得住糖衣炮彈的襲擊嗎?除非伊人不屬於華林橋碼頭文化熏出來的小市民。那樣的話,伊人肯定是絕不甘心的,於是乎就拚了命地通過考研改變命數,最終幾經挫折而終出圍城。正所謂錢鐘書《圍城》裡所說:“城裡的人拚命地想出去,城外人拚命地想進來。”伊人畢竟不是屬於這座城市的。如果伊人的情商與智商高於常人,那麼伊人如此的刻苦,卻複讀了一年再複讀一年而終成碩果,顯然與學霸的程度還是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的。要不然,如果有留學出國的機會,無論如何也會付予實施行動的。還是欠缺了那麼一點火候。所以就所有的精力用在培養子女上,進而實現自己本沒有實現的目標。在這方面,何止伊人如此,校花亦如此,班長亦如此,小老總亦如此,學霸更如此,任何人皆如何,悲催的三頁又何尚不如此呢?實際上三頁還真的即如此,也沒辜負自己的奮鬥與努力!
還是什麼年齡的人適合做什麼事吧。如今與過去儼然不同,比如人人有車,人人可以自駕遊。三頁那個時候,首先沒有高速公路,也沒有公車,更沒有高鐵與地鐵,因此從步縣城到省城要大半天。那個時候也去過省城,得坐車從早到晚。除了在旅社呆著,也沒有太多時間到外面轉,去也等於沒去。再比如去蕪湖,得從早坐車從大河埂
公路上走,九九八十一彎,顛簸勞頓,七繞八拐地幹了一上午,才到蕪湖對面二壩的八號碼頭。說起這大埂上的路,真的嚇人半死,當年的大埂上面是石子路,一到天陰會積水,積水多了,下麵的土基就會變軟,石子路面就會凹陷平,如果一個大轉變,客車就會傾斜,很有可能從斜坡上翻下來。三頁有一次搭車,因為拐彎車子向一側傾斜的太厲害,一側有點懸空的味道,結果駕駛員就叫所有人離開傾斜的那一面,全部到傾斜的對面,結果車子才勉強地沒翻車拐過這段路面。其場面十分驚險。當時時有車從河埂上翻下去的新聞。那一年三頁開闌尾住院期間,結果床鋪對面有一個高溝搞電纜的小老闆,據說從二壩河埂上車子翻下來受了傷,前來看望的高溝員工絡繹不絕。當時高溝電纜正處於高峰期,這無為開寶馬的大部分來自高溝,這豪車就是門面,出去談生意得講派頭,拉虎皮,是套路。如今電纜越來越不行了,需要企業轉型。
說到這小輪渡過蕪湖,是一句諺語,就是是說小孩子夢裡瀨床,也就是開小水車子的意思。試想任何一個人小時候可能都瀨過床,三頁如此,伊人如此,小老總如此,班長如此,學霸校花亦如此。也就是說,妥管將來如何如何,從起點都是差不多,瀨床的年齡也只不過是忽長忽短如此。接下來就是二壩八號碼頭的意思,沒想到三十年後,三頁竟然在八號碼江對面賣一百四十平米的江景房。對面就是十裡江堤公園。如今的江堤馬路仍然存在,但全部都柏油馬路,而且兩邊皆有護欄,安全係數是得到保證的。但是從無為到蕪湖江面共有三條大橋,包括公鐵兩用橋,還有過江隧道。無為到蕪湖還有506與K506兩路公交,半個小時一趟,掃碼只需五元,只是這公交開不快。如今通江大道進行了全面擴容,並且上面有高架,速度明顯提升,弄得三頁拿了駕照,也不敢從蕪湖房子地下車庫裡開回來。三頁太焦急了,也不知什麼時候小伢子回來幫助把車子開回無為。
遙想當年的八號碼頭,人滿為患,因為那個時候長江大橋還沒有開建,到蕪湖也只能通過八號碼頭坐輪渡過去了。且不說從江堤一路顛簸好不容易才到八號碼頭,還得排隊買票,輪渡的班次也不是很多。這輪渡特大,不僅能載人,也載車輛。上面有小商小販帶著牲口與貨籠,各種氣味散發著,上面什麼人都有,當年這蕪湖碼頭文化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爬手特多。據說外地的爬手到此,得向當地的爬手頭子進貢或通報,得打通關節。還哪裡都是強龍壓不住地頭蛇,把門扣子狠。這就好比甭管廿載聯誼也好,卅載聯誼會好,你班長再怎麼也不能喧賓奪主,再怎麼也不能風頭奪過把門扣子的。三頁一直認為班長畢竟是班長,一班之長,也就是說,再怎麼班長的地位是不容排斥的,妥管在外也好,在什麼社會地位也好,你必須得維護他的權威。一味地壓制,只能說眼界不寬。你校花外語再好,有過出國洽談業務的外語水準嗎?你主持水準再好,永遠是小地方沒見過市面窩裡狠。你見過外面的世界嗎?你有著海納百川的魔都視野嗎?人家妥管是私企還是國企,卻四大洲、五大洋地輪裡轉,什麼風俗沒見識。所以說不要嫉妒心太重,沒意思。十年一小會,會過了也就三筆大糊了,各散桃園,樹倒猢猻散,還不是各過各的生活。也不要別人看不上自己,就嫉妒伊人是大眾情人。伊人又有什麼錯,人家長得漂亮,且性格非常張揚,出類拔萃難道是其錯。況且你長什麼樣子,三頁攻什麼樣子,照照鏡子比一比,人家再怎麼不對其好一點,可你就是令人眥一眼的興致都沒有。你這就是嫉妒人家漂亮,嫉妒人家大長腿。說明人家還有被嫉妒,可是你連被嫉妒的資格都沒有,豈不悲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