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叁頁(捌拾壹)

(2024-07-25 08:45:03)

頁(

    三頁退休後的目標就是爬上五嶽。沒想到,兒子考上曲阜師範大學時,全家三人一起去爬了一下泰山。三頁曾閱過《五嶽真形圖》:泰山乃五嶽之首,又稱岱山、岱宗、岱岳、東嶽、泰嶽等,名稱之多,實為全國名山之最。泰山君神東嶽大帝,給萬物生靈施以恩澤,自古廣受人們的崇拜與尊敬。在古代,人們形容泰山形狀如朝廷重臣所服佩的尊貴禮冠與印綬,歷代帝王十分重視對泰山神的祭祀,甚至親登泰山封禪祭拜,不斷崇封泰山神爵。漫天之上被集合的雲氣所包容。泰山君神東嶽大帝受到歷代帝王諸侯祖孫登臺封禪與望而遙祭。泰山十八盤,道路盤旋曲折,是二百里河流的黃河源頭。早晨雞叫天明,為了看到日出景象,攀登上泰山玉皇頂東南日觀峰的“泰山觀日處”,它隆起在高聳入雲的玉皇頂日觀峰上,仿佛留下古代童子所佩飾的解結錐與礪石的印影。

    南嶽衡山正面與背面矗立有九座山峰,也叫九重天重。巍巍壯觀的衡山之陽最高峰祝融峰上,有祝融卜宅,古時蔔擇信處建都地或葬地。據《路史》雲:祝融為葬衡山之陽,是以名之祝融峰。祝融是傳說中的古帝,古時三皇五帝之一,帝嚳時的火官,後尊為火神,名曰祝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亦以為火與火災代稱。衡山的九座山峰的形狀,如同九個管子編排在一起的排簫。兩眼仰視九座懸崖峭壁山峰,如同戟橫插天宇。潛之衡山,一名佝嶁山,又名霍山,古稱南嶽,位於湖南中部,有七十二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廩五峰為最著。衡山地處荒遠的角落。到祝融峰上的南嶽衡山君神祠廟,乃道教主流全真教聖地,奉神靈法旨,在大禹治水扁額上向神祗天神與地神(謂司中、司命、風師、雨師)叩拜,祈求神靈庇佑,五穀古登,風調雨順。相傳舜南巡和禹治水都來到此衡山這裡,歷代帝王南嶽祀典,除漢武帝遷祀安徽潛山外,均在此山。南嶽諸峰淹沒在波濤翻卷的烏雲、奔騰咆哮的雷聲中,電閃雷鳴,火星四射,把天空的烏雲映得紅如火燒。

    西嶽華山的懸崖陡峭的一個個山峰,如被刀削斧劈成的。一座座山峰如同一片片葉子組成的蓮花形狀。懸崖絕壁上有懸石棺半截橫插入一個個洞窟中。仿佛一個個青蛙腹部橫插入一個個懸崖洞穴中,一個個插入懸崖絕壁洞穴的縣棺,仿佛生生長在懸崖絕壁的一個個蓮房中的青蓮子。供奉祀曲西嶽神廟中司秋(掌管秋收科藏之事)之神“蓐收”(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西方司秋神,左耳有蛇,乘兩條龍,是為白帝少昊的輔佐神,有人說為白帝之子),使萬物生長喜獲豐收。這裡蓮花山錦繡山色,地靈人傑,成為古代從學弟子會集之霧市(書院),是文人墨客人文薈萃的最佳處所。傳說中華山西面蓮花峰洞府垂掛簾幕裡生活著華山仙女“明星”。唐李白《古風》之十九:“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華山之中蜿蜒曲折的黃河,仿佛仙境之中拉伸的美麗彩虹,幽深曲折地匯成百川,流向於東海。

    北嶽恒山主峰嶺上全真派道教聖地的仙府玄觀,附在懸崖絕壁之上,開關如同依附著千里馬尾巴上的蚊蠅,可以依附聖賢而志行千里。天地間化生萬物的陰陽二氣,始終在山峰之上交相聚會,動靜結合,背負懷抱。雲蒸霞蔚,變幻莫測。北嶽恒山仿佛如支撐著溟海和渤海的軸坤(古人想像的地軸),蘊含著對天寒地凍噓寒問暖地調和變化作用。涓涓溪水中似玉的美石,如水中變幻遊動的銀蛇,折射奇異光華。湍急汛流令鼓起波浪如狼奔豕突一樣橫衝直撞。

    中嶽嵩山在河南省登封縣,古稱外方、太室,又名崇高、嵩高。其峰三:東太室山、中峻極山、西少室山。嵩山君神廟,如古代覆在懸掛鐘鼓等樂器架橫木上的大版(裝飾物,刻如鋸齒形,塗以白色),縣掛的宗教磬(古低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製成,可懸掛。佛寺中使用的一種缽狀物,用銅鐵鑄成,既可作念經時的打擊樂器,亦可敲響集合寺眾)與鼓相互勾連。嵩山中的三十六峰,峰巒疊嶂,連綿起伏,如同三十六道德神朝拜太上道君齊呼成見,祝願免災致福。歷代君王崇奉神書(法旨)祀典中嶽君神,一口同聲地祝頌中嶽群神千秋萬代、永遠存在。三十座山峰中透露洩漏出兩柱光環,莫非是嵩山的二室山,即少室山和太室山。巍峨的中嶽嵩山,陡峭峻拔,高聳入雲。嵩山君神仿佛得到文王無尚德行,受到天帝賜福而神明靈氣降臨中嶽,福澤惠澤子孫,從而誕生申伯與甫侯這樣的大聖賢來輔佐周室楨幹。藩國以中嶽為遮罩,天下以中嶽為牆垣。

    五嶽本是宇宙億萬年日月運行、五行變化產生的萬物精華,是由女媧補天五色石幻化結成的秀麗山崖。五嶽群山萬壑千岩,充滿著磅礴氣勢。五嶽山川的主峰諸神(五嶽君神),鞭韃呵斥著驅使神騎,在萬壑千岩的雲海間任意馳騁。五嶽諸君神駕馭飛行山嶽雲端,居高臨下府視山崇山峻嶺中各路諸侯,按次序登山封禪祀典的尊神隊伍,登山封禪,如古代帝王登泰山祭天祭地,祈求五嶽君神庇護繼承皇帝的後裔。安排專門機構,獨立掌管祭祀的典禮儀式。朝拜君神諸侯隊伍遇會時,輔助安置主副官職的前後次序。朝拜隊伍的前後官員相互拱手作楫,禮貌地打招呼以示敬意,人們之間的呼吸氣息相通。事物的生命像絲綿那樣延續不斷,根本沒有不二的法門。缺少了一個方面,生命的造化根本就會欠缺破碇。道士(羽客)遊戲人生,如同自由翱翔的飛鳥,流連忘返於三山五嶽中,悠閒自在地遊走。到達漫溢泉流時,就象滑行于水中沐浴自由游泳。泉水中美麗光滑的皮膚,就如晃動梧桐的美好品質。埋沒在清澈泉水中的遊動腰腹,充滿著光怪陸離的景象。

    《五嶽真形圖》裡的五嶽諸峰,仿佛能容納千尋。古時諸侯封地百里範圍,只間隔一褶皺距離。人生如寄,就如同寄生在衣褲中的蝨子,只能安分守己於衣襟與衣袖之中。就如五嶽諸神廟上的智慧眼目能洞察世間一切現象的金仙一樣,鎮靜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可是又有誰能擇居於五嶽君神廟真正修得正果,成就真身呢?假如能像詩仙李太白一樣,醉酒之後披著裘皮衣,駕天梯步入五嶽群山雲端,而緣情體物,描寫出《夢遊天姥吟留別》那樣的瑰麗詩篇。駕馭在溪流中游龍的外軀上,頃刻之間就完成了三度環繞飛行。千岩萬壑一同競秀,煙霧和雲霞一覽無餘,盡收眼底。駕馭溪龍遊遍三山五嶽後歸來,口中吐故納新出道家符籙上的至理真言,琅琅上口,吟誦不可休止。假如又能像詩聖杜子美一樣,夢想駕馭著猛虎,高舉上有九條絲織垂飾龍旂九旒,遨遊于五嶽群山萬壑千岩中。發掘深入于五嶽群山的千岩萬壑中,窮年累月盡情探尋奧秘幽境的尋仙訪道之路。走入高入雲霄山峰的紅色臺階上岩洞間,尋訪傳說中仙人道士修行的神仙洞府。在荒野冷颼颼中尋找石刻碑文、木雕詩詞。《五嶽真圖》中描繪五嶽群山的宏偉大觀景象,歎為觀止,刹那間讓人束手就擒,張開懷抱就可以飽覽遨遊九洲。《五嶽真形圖》中其餘的還有唐代詩人王維、孟浩然、元稹,以及岑參、高適、韋應物、劉禹錫,各自逆著溪流的源頭方向行走,分別佔據在一座山峰的上面方位,分佈在《五嶽真形圖》的各個不同側面,縱橫五湖四海,各競不同風流。道教諸神六丁六甲開鑿五嶽山路的出入通道,修行佛道之人羅隱到此,看到六丁修路,須臾間為踟躕,突然間遇到韓愈也來此流覽,於是又陪同他一起縱情賞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叁頁(捌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