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湏子
湏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618
  • 关注人气:2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叁頁(捌拾)

(2024-07-24 10:55:47)

頁(拾)

    每年中秋節,家家吃月餅。三頁直到現在也不知中秋節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從小到大,只知道一年中傳統三節就包括中秋節。三節應該叫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只知道,這中秋節一到,父親就打電話請幾個女兒女婿全家過年吃飯。三頁的父親是個飲事員,一清早就賣菜、洗菜,打朗牲口、澆菜,大人擺一大圓桌子,小伢子擺一個八丈桌子。一般頭天老父親給他們打電話,第二年他們姍姍來遲,先打麻將,小中午開席。席罷,再開麻將,晚上再開酒。老父親在廚房裡從早幹到晚,子孫滿園,人丁興旺,也別提多高興。累且快樂著。父母不在,再也沒有這種團結的氣氛。因為他們也老了,也有自己的下代子孫了,於是親情開始疏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就好比同是炎皇子孫,上下五千年,還不是你打過來,我打過去。分了再打,打了再分。可對於一個子家庭來說,無論是從怎樣的大家庭分離開來,說來說去,還是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才算辦正事。

    三頁認為,中秋節之夜是月圓之意,吃月餅祭月,應該祈禱家人團圓的意思吧。三頁在讀《家譜家草》時,讀到一首十三世祖步騧公之子無托《中秋宗祠同族人月下賦》,詩中說,為何人們總聚在祖宗祠堂,於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月圓之夜祭月、賞月、拜月?寄託先世的親人,表達內心的祝願。中秋月光懸浮在萬里星空中,三頁在月光之下流連徘徊,思緒縈繞,睡意全無。濃露沾濕柏樹葉凝結聚了碧綠的水珠,綠色蘿藤的枝葉隨著秋風牽引飄拂。住宅邊柳樹上開始有喧囂的蟋蟀鳴叫聲。農曆中秋八月,桑樹與家田間的杜鵑花又重新開始鮮豔綻放。兩邊翹起的飛簷房脊,高大的穹頂,這宋朝遺存至今的舊祠堂,當年殘存的遺留景物仍然沒有全部消亡。慈孝竹叢生,根窠盤結,高低相倚,新舊密結。當深夜來臨時,秋風蕭蕭,更加感受秋色的聲韻。海棠花雖然剛剛榭去,但它的余香依然縈繞在夢裡。循著今晚間隙,搜索一些雜枝與枯葉篝火,溫酒取暖,舉樽小酌。真想借著熏熏酒意,真想前往祠堂前面的楓樹林好好好轉轉,但是怯於深夜的涼氣太大,還是沒有去,已經一輪梳妝打扮月,夜色已經深沉,一個人獨坐在祠堂裡。忽然間聽到祠堂上空南歸雁群的驚鳴聲,三頁卻獨自在空曠祠堂的走廊裡,悠然閒適地來回踱步。祠堂外面萬物凋零,寂寥冷落。兩目而見,叢雜慘澹。試問昔日高大的月當樓舊址究竟在哪裡?是否就在眼前這片殘存的土丘廢墟上。晴天空中仿佛在煙霧繚繞有仙氣籠罩在此處,從而明崇禎八大家之孟蓮公在月當樓中遺存下幾百篇詩詞。昔日夜月之下,有一顆孤獨無依的魂靈,在此月當樓上吟風弄月,醉酒當歌。池塘岸邊依然樹木蔥翠,碧草如茵。夜晚冷風颼颼,寒天的烏鴉仍然棲宿在月當樓廢墟老樹枝上。當年作《月當樓賦》的人還健在嗎?可量這裡的境況一片荒蕪悲涼,遍地的秋色蕭條。

    所以每到中秋月圓之夜,這麼多年思緒漣漪的往往還是當初第一次讀到的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東坡居士寫這首詩是因為中秋月下想念自己的兄弟,就如秋夜望月一樣的深沉。是不是這麼理解?人們想念至親的最大程度,除了秋夜望月的思念深沉。如果水調歌頭是個詞牌名,那麼是不是也可以這樣理解:“一個詩人站在江水岸邊吟風弄月,及至長聲歎息明月幾時有呢?”三頁也何嘗不如此,那年輕所見的明月,那修長的體態,那冷寞的神情,那嫵媚的峨眉秋月,那驕柔的矜持,就是再衷情的君子也難過玉人關。幾十年過去,因為生活的窘迫,飽盡了太多的風霜。正因為越過不好,越秋月遐想。因為那虛無縹緲的摸不著的境界,才是為縈繞纏綿之輾轉反側,而朝思夢想之美好嚮往。永遠得不到的才會無垠牽掛。又比如說,中秋月圓之夜,越是遠在外鄉的子女。可是能意味子女真正把父母放在心上嗎?更何況那好高騖遠的子女,內心沒有一絲一毫嫌棄父母之意嗎?也許在他們或者別人的眼裡,父母沒有一絲亮點,沒有共同語言,如果父母子女的這一層血肉聯繫,誰還有一點血肉親情。就比如說,子女能懂好幾門外語,且有管理與金融等方面的技能,他們每天用外語開會,與外國高管外語交流並彙報。甚至以為是個海龜就心安理得地非得高薪匹配,否則為了尋求高薪而今天辭職、明天跳槽。一趟國外留學轉回來,就不知道天高地厚,飄的有點沒邊的,地點要求高的沒邊了。就是連思想意識也被洗腦,不想結婚,不生孩子,一輩子單生。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沒出國前,也談過戀愛,並且發展到談婚論嫁的程度。可惜因為對方考上編制了,再加對方也不太同意了。於是就發憤讀研了,從此從國內幹到國外讀了五年,一個國內碩士,一個國外碩士外加學士,掌握了幾門外語。國內好端端國企單位也辭了從頭再來,可是年齡幹大了,虛歲三十二了,就這樣一直飄著蕩著,所有的債務還得讓父母背著。總不能背到一輩子吧。父母年紀也大了,身體好的話還能將究幾年,身體不好活著又有多少品質。你的人生搞定了,可以父母的人生就被你搞苦了。還有自已身上掉下的肉,越是對其思念,他越給你氣受,或者就是一個出氣筒,三句話不對付就說一些刺激難聽的傷人的心的話。這三十多歲了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嗎?所以每每中秋月夜,總是對月愁思:這自己生的孩子就是前生挖的坑。所以就想退休後,到全國各地綿繡山川轉轉,趁有生之年尚能爬得動山,而在自然界裡放飛一下自我,而使自己暫時忘卻生活的煩惱與憂愁。

    三頁翻看《州志風俗》見載:中秋。月餅、菱芋相饋送,設酒果賞月,以月明暗蔔來歲元宵晴雨,或乘月出遊曰“抹秋”。而三頁中秋乘月出遊是肯定的。主要指向是人民體育場、黃泥灣、登瀛街、繡溪公園、閣上、鼓樓角、小東門、後新街。儘管如今的城市街道已經不那麼黑暗與寂靜。那個時候的老城,鮮有幾層樓的建築,馬路一到晚上,寂靜無人,除了零星的路燈,幾乎就是黑暗與寥寂。尤其那繡溪公園一片死寂,黑暗森森,冷風習習,墓園墳墓,就像一個黑黑的人影,令人毛骨悚然。即使是中秋月明,也見不得黑色森林的陰暗可怕。三頁為何月下夜遊於此,是因為月下思誰?還有中秋月游於閣上鼓樓角及小東門。可是又有什麼意義?因為嫦娥早已乘風去,剩下的錫安堂依然森嚴壁壘,即使能沿邊上弄堂胡同尋見閨閣蜃樓,那也是為了忘卻的回憶。高考後,三頁經常通過弄堂繞進到廢圯的鼓樓城牆沿子上,朝裡小東門深凹處的二層樓看去,二層窗戶燈光是亮的。那裡一定就是同學的閨房,她很刻苦,一定會學到很深。三頁總是夜深無人的時候在鼓樓城牆沿向下俯望,因為只有夜深弄堂裡無人出來,這樣就可以呆的很久,而不會讓人發現。就這樣堅持了很多很多年,直到那一片後來拆遷了才失去月下夜遊之旅。為什麼月下夜遊,是因為尋托心靈的慰藉。如果對方有心的話,無論何時何地,此時此刻是否也會量子糾纏之中秋月下漣漪,那樣的話,也不負三頁這麼多年的心有所屬之情有獨衷。

    中秋月下,三頁每每想起以往。那一年群裡有人曬了一張夜宴照。那位馬鞍山小老總小鳥依人地依偎並胳勾著小老裡們,那種陶醉的幸福的懲粑粑的味道,令人無比的肉麻。真的那麼發自內心毫無造作的自然表現嗎?是不是故意虛情假意的做出和諧的姿態,真是令人匪夷所思!這男士長得方頭大臉戴個寬框眼鏡,也不像謙謙君子的樣子呀!倒是有一點社會地位的裝腔作勢的派頭。小老總您這樣弄,是不是讓外人瞧見一定是很優秀的看法是嗎?看來小老總也是要面子的人,或者是把面子看的很重的人。那面子就那麼重要嗎?也不知道其閨蜜大長腿的擇偶標準是否如是?按其冷寞的性格,身邊的一定是帶的出去,起碼身高匹配,長相肯定是個首選條件。可問題是王名很漂亮,汪經衛是個美男子。反之,三頁長得漂亮,但不學無術,文不能測字,武不能當兵,就是一肚子稻草的大老粗,一門都不門。漂亮的臉蛋有何用?望的好看卻沒有一點實用價值。三頁為了尋找其蹤跡,在百度一個群裡聽人說他老闆長得還挺漂亮,反而有點嫉妒了。三頁真的找到了小老裡並還聯繫上了電話,不過結果比較失望,也心裡開始釋懷了。原來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這人的性格與心理是可以通過說話能剖析出來的。也可能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匹配。不過也可以用別一層意思來表達:“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不是有句話:“一副枕頭睡一樣人。”三頁一直認為她應該人生歸宿於自己佩服的那兩位優秀同學身上。至於這兩位優秀同學是誰,讀過三頁自傳的人自然就明白是哪兩位同學了!也許,那拆去的老街老巷再也沒有了心靈參照物,但在三頁的心有初衷上依然是無怨無悔的,因為那是三頁感覺其漂亮是從來沒有人能超越的,這可能就是月下漫遊於鼓樓城牆沿窺探小東門的一生所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