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叁頁(伍拾壹)

(2024-06-24 18:22:41)

頁(伍拾壹)

三頁不知什麼時候才知道倉頭祖宗祠堂,後來騎車去倉頭尋找到後,接觸《宗譜》,再後來得知宗族有明代兩位大詩人並詩集,即明末、清初兩修《州志》的十三世祖步騧公及《懶蠶居士遺稿》,崇禎八大家之十四世祖孟蓮公及《月當樓詩稿》。在《懶蠶居士遺稿》裡有步騧公“哀悼孟蓮侄挽歌”。詩序說:“與孟蓮侄隔絕音訊多年,今躲避明末戰亂回到老家濡北倉頭,房屋與侄月當樓遙相對面,想過去上樓與孟蓮侄徹夜秉燭暢談,一起回首三十年前的年青往事,並且想與孟蓮侄探討全國動亂時局的起因,之前兩次經過孟蓮倒家門,皆以宿醉醒來而告辭,等到下次招待宴飲時,孟蓮侄沉默少言,氣色黯淡,面無血色,感到非常驚異。我們叔侄兩人分別之後沒多久,便 聽到叔房侄亡故的消息,令人悲傷惋惜啊!孟蓮侄半生的才華與名望,遺留下不朽的詩歌業績,卻從此化為烏有、付之灰燼。在孟蓮侄庭園讀書樓“月當樓”裡彷徨流連,書桌上還擺放著族孟蓮侄生前沒絕錄完的個人《月當樓詩稿》。月當樓已經空寂寥落,主人卻早已離開人世,今昔對比,面目全非。於是揮筆疾書之痛哭挽歌,記錄孟蓮侄的昔日生平,抒發內心的無盡哀思:

步騧公感歎已經衰老羸弱,看來離死期不會太遠了。孟蓮侄天賦異秉,名齊八家。希望在生命將至的有生之年,記錄下孟蓮侄一生中非比尋常的志趣、情誼與業績。生命中一旦出現異常衰老的徵兆,生死可能就在一念之間,擔心自己所擬寫的可能因記憶衰退而不太清晰。切記得孟蓮侄剛剛行“成童禮”,這是古代中國貴族教育子女所行的一種禮儀,那一天親手為孟蓮侄配製了儀式服飾,並主持操辦了行“成童禮”的整個過程:安置仲鼎的常設儀式,不得非得要行叩拜大禮。破除禁錮桎梏的拘謹約束,釋放出文人的天然秉性。孟蓮侄所作的詩詞如君子蘭一樣綻放異彩,汲取日月精華,境界日臻完美,詩詞地位名列“崇禎八大家”,受到海內文人的廣泛讚譽。濡北倉頭劉季疃的農家庭院太局限了,終難以使天賦異秉孟蓮侄的風華絕代詩歌才華,盡情灑脫地施展與發揮,從而啟發他邁向遊歷山川、遍訪名家的萬里征程,終於別樹一幟而自成一家,影響引領了詩歌的潮流。從此成就了賢俊文士,其奇絕的詩歌文采,就像五彩繽紛的鸞鳥鳳凰一樣瑰麗。眉毛和睫毛昭如日星,氣質清高孤傲之超凡脫俗。

淬火煆造鋒利寶劍,勵精刻苦磨煉,早在年青時,就經考試取得廩生的生員資格,而享受廩膳補貼。明朝末年,特別是崇禎年間,文壇中出現各種詩歌流派,中原逐鹿,群雄並起,經過一番激勵角逐,孟蓮侄名列“崇禎八大家”,在詩歌群雄中佔有據一角之地,在中原文壇上確立了應有的地位。正是年富力強、大展宏圖之年,卻懷才不遇,不能被朝廷所錄用,不能施展人生抱負,流覽中原的萬里江山,遍訪隱居民間的隱士高人,寄情於名山大川中名勝古跡,抒發鬱鬱不得志的詩歌情懷。雖然一時不能食朝廷俸祿維持生計,卻反而如秋風落葉隨風飄零,四海遍遊攬勝,詩歌寄情山水。從此“崇禎八大家”稱譽海內詩歌文壇,傳播的詩歌流派的風格韻味,絲毫不遜色於當時流行京城的諸如“前七子”、“後七子”、“延陵”、“公安”等詩歌的主導流派。如周代六服諸侯俯首朝見周王登壇,孟蓮侄在眾人俯首中,被推舉上詩歌文壇,名齊“崇禎八大家”。就如春秋五霸之齊桓公在葵皇與魯、宋、衛、鄭、許、曹等國相會結盟,史稱“葵丘之萌”。濡北孟蓮侄與山陰王思任、侯官曹學佺、南昌李太虛、景陵譚元春、吉安楊龍友、華亭陳繼儒、金陵董其昌,為崇禎詩歌名宿,世所稱“先朝八家”,即“崇禎八大家”。如宇宙璀璨的星辰,靈霄寶殿上的坐上賓客,孟蓮侄輝煌詩篇佔據時代詩壇前列,成為詩歌文壇潮流先鋒。名譽聲望縱橫四海,與日月爭光。詩名雖傳揚海內,卻生不逢時,懷才不遇。誰說人的詩歌才華卓越就一定能仕途順利、命運亨通。不朽的詩篇留芳千古,流傳後世。士大夫為人處世,當為世所用時,則積極努力地去做;當不為世所用時,則退而隱憂起來,何必在意仕途發展的爭先恐後。隱居在濡北月當樓讀書,就在池塘邊上挖開一個小溝渠,才能開始引水灌溉田地。種植一些樹木,栽培一些古稱“香草”之艾蒿和杜衡。崇禎八大家相互邀約歌詠聚會,挑開燈宴,蓬蓽生輝。孟蓮侄遍游名山大川,每遇風景名勝,便停足駐步,詩歌吟詠,寄情山水,釋放懷才不遇、鬱鬱不得志的煩悶心懷。

此刻封寄書信的竹筒早已沒有來往寄往書信、詩稿。從此,我們叔侄兩個各自都成為了百無聊賴、孤寂冷落的懶蠶,自我尋找精神的慰藉。互挽手臂,相偕歸隱,卻相隔兩地,沒有聯繫。每當酒後重逢,就會打開小口大腹的陶瓷酒罐,頻頻舉杯對飲,直到一醉方休。生活清貧淡泊,我身穿簡陋短小的褐色衣裳,歲月匆匆老去。人也黯然老去。而國家政局動盪不穩,內憂外患,朝廷正在徵兵打仗。人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萬民如煮沸在熱鍋中五味雜陳的湯一樣, 於是從軍打仗,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從此告別了十多年的詩詞作賦的文人生涯,如同螳螂奮起前臂力擋車輪,向敵人發起激烈的挑戰。詩歌文采的瑰麗華章,就委託給後來的文人俊士來弘揚發揮吧。胸懷計謀策略,力圖報效國家,平定中原,四海太平。舉行祭天地、祖宗之禮,鄭重地拜見江淮巡撫,手捧一封訥諫上書之函,求得進獻上呈。要想改變法統制度,卻觸犯了當時的政治禁忌,使我的訥諫之言不能得到推行實施。攜帶著自己的《懶蠶居士遺稿》草稿從遠方歸回,彼此質詢討論,商榷定稿。走到孟蓮侄門前,三次用木杖叩開。我為了躲避點火紛亂返回家鄉,聽說孟蓮侄日夜沉迷下於醉酒中澆愁。每每筵席招友宴飲,經常很遲才見你醉醉醺醺地緩慢而來。你沉默寡言,身體羸弱,心力疲憊地迎合招待客人。誰也沒有想到,也就是短短的十天左右時日,報喪的消息就傳來,因為孟蓮侄名齊“崇禎八大家”,文學名流,盛名遠製造業,所以整個濡須州邑都為之震驚不已。堂叔我撫摸胸口痛不欲生,長聲哀歎天妒英才,老天爺太不公平啊!您可知隕落的這位詩人孟蓮侄,才華奇越,風華絕代;領域千古,名齊八家,是難得的國家棟樑之才。

去年春天,孟蓮侄父剛剛去世,沒想到今年春孟蓮侄又步其後塵隕落。看來,我們的宗族再也不會出現孟蓮侄的天之英才,再難振興到名齊“崇禎八大家”、引領詩歌流派的昔日輝煌,使自此之後的良士無限的文學賢能之士慕名傾倒。花草樹木剛剛萌發封條,令人賞心悅目。亭台樓榭才正建成一半,還沒有把他高屋建瓴的輝煌全貌,完全徹底地昭示在世人面前。可憐孟蓮侄心力交瘁、疲憊不堪的羸弱身軀,不能成行享獻之禮,就轉瞬即逝,突然離世,永遠遮蔽了充滿智慧的詩歌性靈。留下的三個沒有成年的子女,還年幼無知,羽翼尚沒豐滿,教育培養他們長大成人,還沒有家長與先生引領指導。

孟蓮侄家前的田地與園圃,空曠寥落,已經成了過去的陳跡。庭院裡蔓草叢生,透過虛掩的大門向裡望去,空蕩蕩的房屋中,只有屋簷下廳堂前部的樑柱。孟蓮侄遺留下來的散逸的詩詞文稿,令人非常擔憂,如果孟蓮侄的《月當樓詩稿》不能整理編輯收藏好,將會散落失傳掉。所收藏的名人珍藏,古玩字畫,需要等待像善鼓琴伯牙與善聽琴鐘子期那樣難尋的真正知音朋友,才能真正完好地收藏保存。崇禎終朝將至,也就是天亮到早飯的一瞬間。但很快東方破曉,露出晨曦,照見薤草。“崇禎八大家”之孟蓮侄在崇禎朝落之時隕落詩歌聖壇,無疑是一首終朝將至的最後《薤露》挽歌,但正如這首古代挽歌所說:“薤上零落的露水,是何等容易乾枯?露水乾枯了明天還還再落下,人的生命一旦逝去,又何時才能歸來?”孟蓮侄留下的“崇禎八大家”的詩歌偉名又何在呢?從古至今,觀察那些逝去的有造化抱負的賢能之輩、文學英才。雖浩然正氣於天地乾坤之間,卻因為時勢鼎革變遷的動搖不定。終朝將至,改朝換代,人心渙散,內心浮動。從而如飄泊在水上的浮萍一樣,空有志願,卻懷才不遇,鬱鬱不得志。孟蓮侄兒啊!你能感覺老之將至的堂叔我,經常在迷亂不清中夢到你嗎?嗚呼哀哉!何是才能在地下與同棲同寢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