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历史名人遗迹(五)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杂谈 |
http://s11/mw690/0016H8ifty6S3xrC39f69&690
隆德历史名人遗迹
东山堡——吴璘与金争夺德顺军战地遗迹
东山堡又名登高台,在隆德县城东,高约百余米,上有沟堑、古堡遗迹。据康熙二年《隆德县志》载:“登高台,县东百步,吴璘率子挺筑东山堡,以拒金人,即此。” 东山堡现名龟山,与东侧吴山相接壤,均以宋金争夺德顺军大战而名闻于世。
北宋后期,崛起于北方的女真族政权金国,多次发动了对宋王朝的战争。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国元帅兀术转兵陕西,欲先下蜀,然后东西合势以取江南。宋遣大将张浚进驻兴元(今南郑),经营川陕,与襄、鄂、江、淮形成战略防御上的长蛇之势,相机自陕西进图中原,以牵制金人。今隆德县所在的德顺军为川陕门户,于是首当其冲。九月,富平之战,宋兵失利。宋将刘琦退守德顺军。十一月,金兵逼进,张浚以经略副使刘锡驻守德顺军,移辎重于兴州。次年二月,即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二月,金兵围德顺军,刘锡逃遁,德顺军被金人占领。宋大将吴玠、吴璘扼守大散关、仙人关一线,与金对峙。此后,宋军曾两次收复金军占据的德顺军,但为期都很短暂。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二月,宋兴元都统制姚仲攻巩州(今陕西陇西县)不下,退守甘谷城,留米刚驻守,自引兵围攻德顺军。时徒单合喜遣部将赤盏胡速鲁改以兵1000人守德顺,姚仲围攻逾四旬不能下。吴璘乃遣李师颜代替姚仲与吴挺一同节制军马。金都统徒单合喜、副都统张中彦因德顺军形势危急,自凤翔调兵来援。吴挺率军趋瓦亭与金兵相遇,将士奋起迎战,金飞矢如雨.统领自王宏等不为所动,金兵遂退。但宋军诸部畏惧金军势盛,相持不敢前进。三月初,吴璘恐军心懈怠,亲至德顺军督战。吴璘率数十骑绕城巡视,至诸营激励将士,处斩不用命者,大力整顿军纪。不久金军大至,先以数百骑诱之,至所治战地,宋军蔽岗阜而出,以一当十,激战整日,到天色将暮,吴璘突然传令责某将战斗不力,此人即殊死战斗,宋军士气复振,奋力拼搏,金人渐难支持,溃逃回营。第二日吴璘再出兵,金人坚壁不战。适逢天人风雪,金人连夜逃遁。到了三月十二日,吴璘收复德顺军。吴璘率宋军进入德顺军城内,市不改肆,父老拥马迎拜,几乎难以前行,情景十分感人。
不久,吴璘从前线返回驻地河池。四月,吴璘命姚仲相机恢复渭州(今甘肃平凉)及泾州(今甘肃泾川),姚仲因所领兵少,并河池、秦州兵9000人至德顺军。此时原州(今宁夏固原)被围,姚仲令右军统制李在分遣治平寨屯兵500人往援,后又闻金增兵至7万,原州危急,乃令姚志等留适量兵驻守德顺军,自领全部精锐奔赴原州。五月初六,姚仲在原州北岭被金人击败,原州解围战失败。这一败局使吴璘恢复陕西五路之计划受挫,造成宋军军事上的被动局面。此时陕西五路新复州郡,皆“系于德顺之存亡,一旦弃之,则窥蜀之路愈多。利害至重”。
九月初,合喜遣统军都监尼河领兵7000由凤翔继至,与宋军复战。吴璘筑堡东山以守,吴挺据东山堡恃壕放箭,金兵不得前。遂造大车,士兵匿藏其中,填壕沟而进,吴挺命令士兵以巨木置道上,金大车受阻不能前进。城北宋军与金兵酣战,金兵死伤200余人。宋兵焚烧金兵攻城器具。金兵停攻东山堡,并兵赴北原。吴璘据险要布三阵,金人遣迭勒从后路攻击,吴璘兵败退,中军李庠战死。十月,金人再攻,被吴璘击败,派兵追击时,为金人所败。这四次激战,宋军损失惨重,但由于宋军人数众多,又占据东山堡等险要地势,故双方仍处于相待状态。十一月,徒单合喜自将兵驻水洛城,东自六盘山,西至石山头,分兵守之,截断宋军的粮饷道,以图围困宋军。
十二月,赵宋王朝诏吴璘班师。吴璘深知朝廷一力主和,只好无奈的叹息道: “璘握重兵在远,有诏,璘何敢违!”后来,宋廷悔悟,又诏吴璘 “进退可从便宜”。但吴璘已遵前诏于宋孝宗隆兴元年 (1163年)正月放弃德顺军返还河池。宋军撤军时遭金人掩击,吴璘军亡失士卒3.3万人,部将数十人。于是,秦凤、熙河、永兴三路新收复之13州(秦、陇、环、原、熙、河、兰、会、洮、商、虢、陕、华)3军(积石、镇戎、德顺)均复为金所有。
宋金德顺军争夺战,宋军先夺后弃,金军先失后得,战况至为惨烈。自此一役后,宋军完全失去了对六盘山以西德顺军地区的控制。金为了加强守备,改德顺军为德顺州,升为上等州,凭借陇山(六盘山)一线,与南宋朝廷展开了长期对峙。
http://s3/mw690/0016H8ifty6S38VCiwW62&690
http://s1/mw690/0016H8ifty6S3bQOgqIc8&690
http://s4/mw690/0016H8ifty6S3bjGVaPc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