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百倍抗疫,何必抢菜囤粮
(2022-04-26 22:21:50)近日北京多地出现疫情,为“有备无患”一些市民急忙抢菜、囤货。按说,“五一”假期将至,适当购置一些蔬菜食物也无可厚非。但单纯只是由于疫情原因而集中抢菜囤粮,不仅不利于食品保鲜、造成浪费,还可能影响疫情防控大局,大可不必。
首先,在物资保障方面北京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体制和运营模式。多年来,在物资保障体制机制和管理服务能力上,北京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新冠疫情暴发两年多来,本市始终高度重视市民生活必需物资供应保障工作,将其列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充足的物资供应稳市场预期、稳市民民心。
其次,北京在生活必需品供应上有着良好的资源条件。除了北京本地外,东北的粮食,河北、山东的蔬菜、食用油,内蒙古的肉类、鲜奶,每天都源源不断地涌入首都。尤其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相关部门更是加大了配合协调力度,确保生活必需品运输顺畅。退一步说,即使一两条物资供应链受阻,也不会影响保障全局。
第三,在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条件下,在确保物资供应方面北京有着绝对的自信和底气。针对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形势,为了保障首都生活必需品市场的供应,本市从日常供应监测到货源组织,从政府储备到政策引导,都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近日市场情况,本市准备了300辆蔬菜直通车进行零售端补位,各连锁超市按日均销售量的2倍保持库存;大型连锁超市、生鲜电商平台等重点保供企业按照日常消费3倍以上备货;成品粮、成品油储备充足,储备量均能够满足市民30天的消费需求……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供应充足,交易正常,供应有保障。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市场监测,畅通信息渠道,加强货源组织,加强末端配送,全力保障首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稳定。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一轮疫情,信心是最好的“心理疫苗”。北京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给市民以极大信心,而当信心成为一种普遍共识,我们城市的韧性就会更强。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相关部门的担当作为,有市场主体的主动配合,有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这场疫情阻击战一定能打赢,首都生活必需品供应一定能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