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减”“三补”“两保障”,北京18条政驰援中小微企业
(2022-04-24 21:15:24)4月22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三减”“三补”“两保障”共18条新举措,再为中小微企业送上“真金白银”的支持。(据4月23日北京日报)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细胞,在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加之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特别是让小微企业的处境更加艰难,订单流失、招工困难、资金短缺……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一系列困难。在这个啃节上,推出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的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于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来说无异于是雪中送炭。
越是压力大,越要聚焦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的18条措施,概括起来就是“三减、三补、两保障”,政策涉及的都是眼下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三减”,即通过减税费、减房租、减疫情防控支出,降低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三补”,就是通过贷款贴息和担保补偿、科技型企业创新补助、受疫情影响突出行业补贴,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两保障”,就是通过建立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机制和中小微企业帮扶政策落实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恢复发展提供保障。据介绍,18条措施落地后将惠及160多万中小微企业,资金总规模约1300亿元。
留住青山,赢得未来。近两年来,面对疫情的持续影响,北京消除痛点难点,改善发展环境,不断出台各种支持市场主体的普惠性纾困政策,及时推出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的支持小微企业的举措,为稳就业、保民生、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坚信,疫情之下,只要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支持中小微企业18条”新政,以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帮助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应对困难、渡过难关、实现恢复增长,一系列惠企利民的政策措施就一定能实实在在转化为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能。